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的汉学与国学对话

发布时间:2017-12-26 15:36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中的汉学与国学对话 出处:《对外传播》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汉学研究 中国典籍 中国学术 海外传播 西方汉学 汉字文化圈 高本汉 日本汉学 中国学人 戴密微


【摘要】:正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展开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中基本上是在中国自身的文化范围内展开的,但从晚明后中国的知识和思想已经传播到西方,同时,西人对中国典籍的翻译和研究开始使中国的古代思想和知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个形态:中国学术和思想展开的空间大大扩大了,开始以一种世界性的学问在全球展开,走出了以前的东亚汉字文化圈;从事中国学术和思想的研究者大大扩展了,汉学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无论是传教士还是专业的汉学家。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
【分类号】:K207.8;G122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展开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中基本上是在中国自身的文化范围内展开的,但从晚明后中国的知识和思想已经传播到西方,同时,西人对中国典籍的翻译和研究开始使中国的古代思想和知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一个形态:中国学术和思想展开的空间大大扩大了,开始以一种世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西平;;国学与汉学三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妍;弗朗索瓦·于连汉学研究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坤;中法汉学研究所与中法文化交流述略[J];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2 邓正兵;陈青云;;如何推动“武汉学”研究——“武汉学”研究专家座谈会综述[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朱仁夫;;中国儒学在俄罗斯——献给中俄文化年[J];东方论坛;2006年03期

4 周德钧;;关于武汉学研究对象的几点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陈丽智;;汉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饶宗颐先生访谈[J];文化月刊;1998年09期

6 申宏磊;刘敏;;跨文化传播中的“我是谁”——北外张西平教授访谈录[J];对外传播;2009年03期

7 ;发现中国传统文化[J];招商周刊;2005年35期

8 朱仁夫;儒学传播意大利[J];东方论坛;2005年03期

9 张书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外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化”国际汉学研讨会综述[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3期

10 阎纯德;汉学和西方汉学世界[J];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烈英;;走向世界文化中心之路—来自巴黎的启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伍义林 严绍■ 张西平 侯且岸;汉学400年[N];北京日报;2004年

2 乐黛云;中国文化通过西方思想家进入世界文化主流[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袁行霈;一如既往 有所作为[N];光明日报;2007年

4 李明滨;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陈菁霞;以思想的方式抗拒中国“被他者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蔡贤;高本汉研讨会谱写中瑞文化交流新篇章[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7 记者 石岸;诠释传统经典 承继文化核心[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北京大学教授 汤一介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 严绍■[英] 约翰·巴罗著 上官林白;中国文化为世界举起镜与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陈雯;传统文化凝聚两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10 特约记者 王菲宇;中国主体,世界眼光[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秀俊;“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雯;中国文论在美国[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7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337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8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