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学热”现象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影响现状调查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28 09:15

  本文关键词:“国学热”现象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影响现状调查及分析 出处:《戏剧之家》2015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学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大学生 影响 调查


【摘要】:近年来,"国学热"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面对社会上的"国学热"现象,当代大学生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本文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从大学生对国学的关注度、接触国学的途径、价值评判等来分析国学热对大学生的影响。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School fever" has surg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Facing the phenomenon of "Guoxue craze" in the society, what is the performanc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aking Yunnan w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Guoxue fever on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attention to Sinology, the way of contacting Sinology, and the value judgement.
【作者单位】: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G651
【正文快照】: 近年来,“国学热”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面对风起云涌的“国学热”现象,当代大学生反应如何呢?本文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情况如下:本问卷调查,共设计调查问题19道。本次调查主要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生中进行,选择了五个系别,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林;;中国国学热的背后[J];观察与思考;2007年08期

2 刘晓林;;这样的国学热,可以吗?[J];观察与思考;2007年08期

3 滕复;;迈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文化准备——也谈国学热的背后[J];观察与思考;2007年08期

4 孙小韵;;缺乏精神的“国学热”[J];社会观察;2007年09期

5 ;“国学热”,该如何发展下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1期

6 钱逊;;“国学热”会一直发展下去[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1期

7 钱爱娟;;莫让国学外热而内冷[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1期

8 张召鹏;;“国学热”:真热还是假热[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1期

9 刘双贵;;“国学热”的冷思考[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1期

10 刘丹忱;;国学热与国学的定位和前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罗璇;;“国学热”的冷思考[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2 ;什么叫国学热——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演(节选)[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3 詹佳;;由“国学热”反思中国的全球文化角色[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4 楼宇烈;;国学百年启示录[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5 蔡运龙;;老一代科学家更多地继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1:我国科技发展的文化基础[C];2007年

6 陈鸿祥;;“五四”新思潮与当代“国学热”——学习瞿秋白“五四”论札记[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三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小宁 实习生 黄辉煌;学者眼中的国学热[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王杰;当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N];北京日报;2007年

3 陈漱渝;国学热三思[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虞云国;“国学热”与“经典热”背后的忧与喜[N];贵阳日报;2007年

5 锦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迟克举;“国学热”的“冷思考”[N];辽宁日报;2007年

6 雷铎;“国学热”中的是是非非[N];南方日报;2007年

7 陈漱渝;国学热中的沉思[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虞云国;“国学热”与“经典热”之我见[N];文汇报;2007年

9 张卫波;“国学热”的文化透视[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省社科院研究员 雷铎;国学热的冷思考[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晶;新吟诵的兴起及其文化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吕(吕+吕);传统与反传统的纠结[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45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345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8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