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杨度色彩斑驳的政治生涯

发布时间:2018-04-21 20:14

  本文选题:杨度 + 袁世凯 ; 参考:《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01期


【摘要】:正 在风雨飘摇的历史中沉浮杨度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20世纪初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都与他相关联,因此人们回首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时无法回避对他的评论和指摘。杨度生于1875年(一说1874年,疑新旧历法换算所致),卒于1931年。早年师从于国学大师王曈运,王引之为得意门生。杨度20岁
[Abstract]:In a stormy history, floating poplar is thought to be a complex historical figure in which almost all of the major events of the early.20 century are associated with him, so people can't avoid his comments and criticisms when they look back at the wobbly history. Yang was born in 1875 (in 1874, doubting the conversion of the new calendar) and died in 1931. In the early years, Wang Tongyun was the master of Sinology and Wang Yinzhi was the favorite pupil. Yang Du was 20 years old.

【分类号】:K8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念群;杨度的佛学思想与晚期的思想转变[J];求索;1986年06期

2 侯宜杰;杨度二题[J];近代史研究;1986年06期

3 涂文学 ,张乐和;读《杨度集》论杨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6期

4 余应彬;杨度晚期历史观论略[J];求索;1987年06期

5 侯宜杰;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杨度[J];近代史研究;1988年01期

6 谷穗;评杨度的“君宪三败”——兼评杨度入党“投机”说[J];零陵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7 刘晴波;政见分歧 终为挚友——黄兴和杨度关系述略[J];求索;1991年03期

8 沈其新;杨度是“政党内阁制”的首倡者——兼论杨度的宪政思想[J];求索;1991年05期

9 李文乾;从几则联语看杨度一生[J];湖南党史;1995年06期

10 祝彦;杨度及其《君宪救国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萧致治;;孙中山与黄兴关系研究述评[A];孙中山研究述评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2 山田辰雄;;袁世凯帝制论再考——古德诺与杨度[A];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0年

3 田中比吕志;;清末民初的国家统一·地方自治·地方精英[A];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2001年

4 巢峰;;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辞海》的四次修订[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顾咪咪;名人故居亟待保护开发[N];解放日报;2000年

2 紫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N];检察日报;2001年

3 ;中国最早的精盐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郝雨;历史小说与历史精神[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周振鹤;读《杨度日记》随想[N];文汇报;2003年

6 丁杨;以历史小说探寻“士人”心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7 梁茂春;铙歌鼓吹观凯旋[N];音乐周报;2003年

8 北剑;李大钊就义前后[N];中国档案报;2004年

9 楚欣;严复与杨度[N];福建日报;2004年

10 刘琦;秋瑾遗作研究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礼强;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杰伟;走向制度解决之路——熊希龄内阁与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移植[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2 姚小梅;展现在厚重历史中的人性光华[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向达;从文化的角度看清末礼法之争[D];湘潭大学;2004年

4 周小喜;杨度宪政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童元秀;杨度君主立宪思想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顺民;历史欲望的舞步[D];苏州大学;2006年

7 陈颖洲;杨度法律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83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783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