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元白先生所藏《窥园图记》题跋

发布时间:2018-08-27 15:24
【摘要】:正 引言《窥园图记》是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王鸣盛为经学家费玉衡《窥园图》所作的题记。记文由王鸣盛口占、江声篆书并作附记。民国年间,图、记分散,而《窥园图记》为沈兼士先生所得,分请当时流寓或定居北京的学者题跋留念。图画明志是中国文人表达志向、陶冶性情的传统方式,因之而产生的大量题跋,又体现了文人群体之间的学术交游。《窥园图》引用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典故,表达乾嘉学者修养身心的意愿,因此在当时不仅王鸣盛、江声有此题记,钱大昕同样也题诗唱酬。这些作品以一种优雅、闲适的形式反映了乾嘉学者在严肃的著述之馀生动的学术情趣。此后民国学人的题跋,无疑又是对清代学术风
[Abstract]:Wang Mingsheng, a famous scholar in Qianlong period, wrote an inscription on Peep Garden Picture by Fei Yuheng, a scholar in the Qianlong period. Notes by Wang Mingsheng mouth, Jiangsheng seal script and attached note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pictures and notes were scattered, and the Peep Garden Chronicles was received by Mr. Shen Jianshi, asking scholars who lived in Beijing at that time to remember the inscriptions. Picture and Ming Zhi is a traditional way for Chinese literati to express their aspirations and to smelt their temperament. As a result, a large number of inscriptions and postscript have been produced, which also reflect the academic exchanges among literati groups. "peeking into the Garden" refers to the allusions of Dong Zhongshu, the great Confucianist of the Han Dynasty. Qianjia scholars expressed their will to cultivate their bodies and minds, so not only Wang Mingsheng, Jiang Sheng had this inscription at that time, but Qian Daxin was also entitled to poems and songs. These works, in an elegant, leisurely form, reflect the lively academic interest of the Qianjia scholars in their serious writings. Since then, the inscriptions of the schol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e undoubtedly the academic style of the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分类号】:G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延峰;耿春燕;;劳健题跋辑录[J];文献;2011年03期

2 李丹;;《红雨楼书目》版本考略[J];古典文献研究;2006年00期

3 蔡思明;;黄跋·顾校·鲍刻与中国古旧书文化——“华夏阅读论坛”之杭州研讨会综述[J];博览群书;2011年07期

4 蔡思明;;“黄跋·顾校·鲍刻”与中国古旧书文化[J];图书馆杂志;2011年08期

5 蔡思明;;黄丕烈藏书室名与藏书印章探微[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年03期

6 李永明;;叶德辉集外跋文辑正[J];文献;2011年03期

7 杨获;;岳阳方功惠碧琳to馆藏书及刻书[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6期

8 马桓;;章钰研究资料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9 郑淼文;;藏书宗师傅增湘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志清;;《瓜蒂庵书目》与《刚主题跋》——谢国桢先生藏书概览[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2 王华礼;;《穆天子传》宋元版本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陈湘;;浅论红雨楼藏书[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韦力;胡适题跋《孟子私淑录》旧抄本[N];光明日报;2011年

2 黄国光;元写本《楞严经》评[N];中国文物报;2008年

3 王淼;签名本·毛边本·限量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黄岳年;读西谛书[N];张掖日报;2006年

5 卢芳玉;存世最佳的《广政石经》拓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杜洁芳 崔银娜;百年国图的千年记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栗涛;古籍文献之“困”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马子雷;古籍批校本:为何成“新宠”[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佘彦焱;《读书敏求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石祥;杭州丁氏八千卷楼书事新考[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杨军;明代翻刻宋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立暄;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陈忠康;《兰亭序》版本流变与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乐怡;孙毓修版本目录学著述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江曦;清代版本[x史稿[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勇慧;王s{唐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宝;宋代的题跋与版本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丁逸筠;《寓意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青;陆柬之及《文赋》手卷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彭达池;钱曾及其《读书敏求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世妤;《汲古阁书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英;毛晋汲古阁刻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方凤丽;简论王献唐的文献成就[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朱腾云;温庭筠诗集版本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张恩鹏;张元济群书解题目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珊珊;朱彝尊《曝书亭集》的文献学价值[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07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07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