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略考
[Abstract]:The term "Chinese Opera" is often used and defined, but has always been tangled and controversial. Recalling the process of its use and controversy, discriminating the historical representative views, and referring to the use and evolution of similar concepts, it can be found that, in view of the prominent ideological character of the word "State", it is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erms of getting rid of the fate of being marginalized, there has been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However, due to the natural absence of artistic connotation, as a noumenal term of art, especially the term of Chinese national drama, it will make the local drama resources produce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he center and the edg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drama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J8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文彦;京剧在台湾的传承[J];两岸关系;2001年07期
2 王蕴明;;“国剧”称谓非京剧专利[J];中国戏剧;2006年03期
3 傅谨;国剧的脚色、行当与人物[J];戏剧艺术;2000年03期
4 魏子晨;“海派”与天津——兼论“国剧”地方化[J];戏曲艺术;1989年01期
5 姜义华;;近代中国“国学”的形成与演进(下)[J];学术月刊;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红涛;中西传记史学视野中的胡适自传——以《四十自述》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齐长立;辩证法:马克思怎样改造了黑格尔[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陶庭马;方文;;论马克思哲学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4 周传家;北京的昆曲艺术[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江智萍;围困主体与主体突围——浅谈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观[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张秀琴;;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郑忆石;“一元决定”与“多元决定”——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矛盾观的解读[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李勇强;;“人的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实践转向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自觉[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9 徐岿然;;文化创新的和谐生生理念及其大实践的境域诉求[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10 丁恒文;;论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关系的阿尔都塞式解读模式[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胡大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危机、全球难题和中国道路[A];“马克思主义与我们的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谢梅;;消费影响下的当代新闻价值观反思与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大平;;马克思最初遭遇生产力问题的语境、理论逻辑和意义——兼论马克思文本解读的若干原则[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5 张盾;;怎样理解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激进解读[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高凯征(高楠);;文学的道德价值[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陈恬;;略论齐如山戏剧思想之转变[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祥林;;“新”、“旧”剧之争的历史回视与学术反思[A];京剧与现代中国社会——第三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郁卉;政治实践与思想干预[D];南开大学;2010年
2 金建萍;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6 吴苑华;评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D];苏州大学;2004年
7 卜祥记;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复旦大学;2004年
8 钱立火;《资本论》与唯物史观[D];复旦大学;2004年
9 耿波;自由之远与艺术世界的价值根源——徐复观艺术思想的扩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士清;论终极关怀[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燕敏;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与嬗变[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毛赫男;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问题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郝爱芳;河南越调的唱腔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丹;戏曲服饰可舞性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陈广伟;民主体制下的国家自主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张美芳;戏剧“写意”析疑[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刘悦;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同铸;探索戏剧的先驱:国剧运动之反思[J];艺术百家;2004年06期
2 胡星亮;论“国剧运动”的话剧民族化思考[J];文学评论;1998年03期
3 王青,苏新连;留学生与“国剧运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传敏;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论国剧运动的理论资源及文化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10期
5 宋宝珍;余上沅及其“国剧运动”[J];戏剧艺术;2002年03期
6 胡星亮;“国剧运动”再评价[J];南京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7 韩黎丽;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的话剧与我国“国剧运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张yO元;论“国剧运动”对“五四”戏剧改良的反思与超越[J];江汉论坛;2004年06期
9 王青;;论梁实秋与国剧运动[J];艺术百家;2006年07期
10 胡叠;论“国剧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介群;宋媚丽;;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梨园胜景展厅数字化改造方案初探[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刘作忠;1924年:“国剧运动”策源于美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李舜华(复旦大学中国古代研究中心);文人与优伶的艺术[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傅谨;“国剧”正义[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廖奔;艺术创新的动力源[N];文艺报;2011年
5 吴开英;梅兰芳与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康海玲;“跨文化”戏剧研究[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庚;民国北京戏剧市场研究(1912-1937)[D];武汉大学;2011年
2 耿祥伟;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马跃敏;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晓坤;“国剧运动”及其写意戏剧观[D];河南大学;2010年
2 张美芳;戏剧“写意”析疑[D];厦门大学;2002年
3 陈文勇;追求中西融合古今同梦的“完美戏剧”[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程全兵;新月派戏剧概论[D];武汉大学;2005年
5 王琴;“民族”土壤中的“现代”之花[D];厦门大学;2006年
6 张红瑞;民族性视野下的新月派戏剧理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p,
本文编号:2210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1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