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儒学在吐蕃的传播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29 11:10
【摘要】:吐蕃文化是集多种文化于一身的文化体系,儒家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吐蕃统治者派子弟入国学受教育、和亲、使者往来等途径,儒学传入吐蕃,并对其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Abstract]:Tibetan culture is a multi-cultural system, in which Confucian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Confucianism was introduced into Tubo by means of sending children into the Chinese learning school to receive education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relatives and emissaries, which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its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分类号】:K28;B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炳应;从敦煌资料看儒学对吐蕃的深刻影响[J];敦煌研究;2004年04期

2 顾吉辰;;孔子思想在吐蕃[J];西藏研究;199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韩锋;;吐蕃佛教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以敦煌文献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0年01期

2 刘永明;;吐蕃时期敦煌道教及相关信仰习俗探析[J];敦煌研究;2011年04期

3 丁玲辉;;唐蕃文化交流对吐蕃体育的影响[J];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4 钱光胜;;试论《目连救母变文》与《格萨尔》“地狱救妻”、“地狱救母”的关系[J];西藏研究;2008年05期

5 杜江;高正龙;;孔子圣贤之仁与宗喀巴之菩提慈悲——《论语》“仁”与《菩提道次第广论》“慈悲”思想的比较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健胜;;河西儒学对吐蕃的影响[J];西藏研究;2011年05期

7 陈大为;;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寺、尼寺人口数量的比较[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01期

8 杨富学;樊丽沙;;新世纪初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西夏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锋;敦煌本儒家文献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王春花;唐代老年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文焕;;跋敦煌365窟藏文题记[J];文物;1980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离;;敦煌文书P.3568《普贤菩萨行愿王经》译者吐蕃沙门无分别考[J];敦煌研究;2008年02期

2 韩锋;;吐蕃佛教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以敦煌文献为中心[J];中国藏学;2010年01期

3 赵天英;杨富学;;敦煌文献与唐代吐蕃史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黄征;敦煌文献中有浙江文化史的资料[J];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5 李明权;《俄藏敦煌文献》第七卷介绍[J];敦煌研究;1996年04期

6 张子开;敦煌文献中的白话禅诗[J];敦煌学辑刊;2003年01期

7 ;学术信息[J];敦煌研究;2005年01期

8 于淑健;;从汉语文字学的角度看《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的研究价值[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林春;李金梅;;论敦煌文献中的“舞剑器”[J];敦煌学辑刊;2007年02期

10 郝春文;;宁可先生与敦煌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涌泉;;灿烂的敦煌文化——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谈谈敦煌文献的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2 杨森;杨诚;;敦煌文献所见于阗玉石之东输[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3 党燕妮;;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民间佛教信仰[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李索;赵君;;敦煌文献《春秋经传集解》缀合四则[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5 关长龙;曾波;;敦煌韵书斯二○五五之谜[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6 张小孴;;试论敦煌书仪的语料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7 黄文焕;;河西吐蕃文书中的“钵阐布”[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C];1980年

8 冯培红;;从敦煌文献看归义军时代的吐谷浑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9 董志翘;;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略考[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10 李索;赵君;;敦煌文献《春秋经传集解》缀合四则[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秘书长 柴剑虹;《敦煌经部文献合集》评介[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坤宁;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展首次亮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记者 邢宇皓;百件敦煌文献期待公众修复认捐[N];光明日报;2006年

4 林世田;敦煌文献是修复,,还是原样保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记者 高峰 穆东 朱华颖;敦煌文献今何在?[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涌泉教授;提高敦煌文献整理研究水平的当务之急[N];光明日报;2000年

7 郝春文;敦煌文献整理工程亲历记[N];北京日报;2004年

8 记者 粟丹;国图举办敦煌文献展览[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荣新江教授;敦煌文献整理校录琐议[N];光明日报;2000年

10 王启涛;“吐鲁番学”[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娇;敦煌文献服饰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窦怀永;敦煌文献避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强;敦煌写本《|o金》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许建平;敦煌经籍叙录[D];兰州大学;2006年

8 陈菊霞;敦煌翟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韩锋;敦煌本儒家文献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琴;英藏敦煌文献(S10-S522)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曹丽萍;敦煌文献中的唐五代祥瑞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高原;唐代马球运动考[D];兰州大学;2006年

4 朱俊鹏;敦煌风水类文书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拜石;敦煌说唱文学与古代信息传播[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悦梅;甘州回鹘与周边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海燕;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妇女生育问题试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熊崧策;汉晋敦煌士人学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陈涛;试探敦煌文献中的神、仙[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许文芳;古代敦煌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11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11027.html

上一篇:“国剧”略考  
下一篇:虚热莫如“冷读”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5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