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红学之学术反思与学科重建纲要

发布时间:2018-08-31 19:16
【摘要】:产生于以“经学”为学术主导之特定时代的“千古奇书”《红楼梦》 ,乃是一部“拟经”之作。以“笺经”而非“析文”为根本目的的“脂派红学” ,本质上属于“经学”而非“说部”之学。在二十世纪中西文化碰撞时代有幸成为“显学”的现代红学 ,其学术体系归属于跨学科的“国学”大系统而非“文学”小系统。
[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which originated in a specific era dominated by the study of Classics, is a work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lassics. The essence of "Zhi-pai Hongxue", which is based on "Ji Jing" rather than "analyzing text", belongs to "Classical study" rather than "Shuo Department". In the era of the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the 20th century, it was fortunate to be the modern red school of "prominent learning", whose academic system belongs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Chinese culture" system rather than the "literature" system.
【作者单位】: 邢台师专东院政史系
【分类号】:I207.4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汝昌;;什么是红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大白;新红学的成就与缺失——胡适《红楼梦》研究的启示[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王淑梅;闫红;韩忠治;;论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年02期

3 赵建忠;;新中国红学研究六十年[J];河北学刊;2009年01期

4 刘梦溪;考证派红学的危机与生机[J];红楼梦学刊;1986年04期

5 孙伟科;20世纪红学研究的启示[J];红楼梦学刊;2000年01期

6 郑铁生;;周汝昌红学研究的理念和走向[J];红楼梦学刊;2009年01期

7 詹丹;;论《红楼梦》的经典性[J];红楼梦学刊;2009年04期

8 周书文;谈红学的学域──“还‘红学’以学”论质疑[J];南都学坛;1997年01期

9 乔福锦;经学品质 国学架构 汉学视域——红学之学术反思与学科重建纲要[J];南都学坛;2002年01期

10 高淮生;;非求独异时还异 难与群同何必同:周汝昌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兴良;;建立和扩大《水浒学》的研究[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霁;中西交融背景下的红学研究范式得失考论[D];吉林大学;2008年

2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中琪;顾颉刚与新红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延永刚;红学:在实证与阐释之间[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福锦;经学品质 国学架构 汉学视域——红学之学术反思与学科重建纲要[J];南都学坛;2002年01期

2 张国光;湖北红学界关于欧阳健追踪李知其妄图复辟“红学索隐派”的论争[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3 光之;;县级红学刊物——《平湖红学》[J];红楼梦学刊;1990年01期

4 薛侃;乙亥年海峡两岸红学研讨会即将在哈尔滨举行[J];红楼梦学刊;1995年04期

5 陈石;1994~1998年全国部分红学组织活动情况汇要[J];红楼梦学刊;1998年04期

6 云亦;《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J];红楼梦学刊;2000年03期

7 苗怀明;拥挤的红学与迷失的规范[J];红楼梦学刊;2000年04期

8 洛保生;红学论争与学术规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胡文彬;跨世纪的思考——写在20世纪“百年红学”的扉页上[J];红楼梦学刊;2003年02期

10 杜景华;徘徊中的红学[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祝秉权;;红楼人学对现代人的启示——红学古为今用谈[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丽丽;;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今读[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军;;文化批评的当代转型与文艺学的学科重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忹录”为例[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周汝昌;;欧西《红楼梦》研论得失之我见——姜其煌著《欧美人对〈红楼梦〉的研究》序言[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6 何永康;;皓皓之白 察察之身——在纪念蒋和森先生诞辰75周年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2004年年会上的讲话[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7 陈友龙;;物换星移 文化长存——在纪念蒋和森先生诞辰75周年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2004年年会上的讲话[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8 郭兴良;;建立和扩大《水浒学》的研究[A];水浒争鸣(第三辑)[C];1984年

9 周平远;;从文艺社会学看中国文论30年[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张丽珠;;独立于时风众势外的全祖望史学精神[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静;李希凡:从“小人物”到红学名家[N];光明日报;2001年

2 张树伟;1954年的口水之争[N];中国邮政报;2004年

3 采访人 谢迪南 受访人 周汝昌;周汝昌:是红楼热不是红学热[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陈熙涵;红学不止,恩怨不止?[N];文汇报;2010年

5 王松;当代红学大师评点解读《红楼梦》[N];光明日报;2005年

6 ;对红学专家的访谈[N];河南日报;2000年

7 梁归智;红学文献学的内在理路[N];人民政协报;2001年

8 易克信;国外中国学研究的新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蔡义江;新世纪红学的开门红[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宋韵琪;“红学”热得有点尴尬[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瑜理;“土默热红学”辨误[D];山东大学;2011年

2 李德瑞;多进路的中国农村政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华旭;“十七年文学”:解读“再解读”[D];暨南大学;2008年

4 赵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勇;《唐诗评选》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卜喜逢;从“红楼二尤”故事看《红楼梦》成书过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梁丹;论费孝通的文化观[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燕翠;永恒之美的追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慧姝;论中国社会学的“文化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任晓辉;甲戌本石头记论略[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本文编号:2215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15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