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张炜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1-05-21 06:27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浸润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炎黄子孙。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场经济大潮的无情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们思想中产生了异质,文人墨客们也纷纷转向,学习起了国外的的文化,模仿起了国外的创作技法,沉醉其中却不知不觉迷失了自己,丢弃了理想,传统文化似乎也被悬置遗忘了。但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很快调拨了方向,重新向传统文化发掘有益的艺术资源。张炜便是一位始终不渝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引领当代理想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醉心于古人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实践着传统文化所宣扬的道德伦理和人文情怀,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痛斥着人性的苍白和道德的溃败。张炜的小说,总体上来说,其文本底色是“悲凉”的,但这种悲凉又被“温情”温暖着。如果没有温情,悲凉就会走向绝望;没有悲凉做底,温情则会堕落为浮躁。本文试图通过深入剖析其小说作品,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张炜小说创作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来考察张炜在文本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张炜的精神价值取向能够有一个非常明晰的审视,那就是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为...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指向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精神内核
    (一) 儒学思想烛照下张炜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
    (二) 文本中以潜隐形态存在的道家精神
    (三) 多元传统文化因素互补的思想建构
二、乡土情结交织下“民间世界”的构筑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 “民间世界” ——张炜主体精神的外化象征
    (二) “民间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三) 对“民间世界”的文化挖掘
三、张炜文学创作的传统审美意趣
    (一) 意象意境的营造
    (二) 忧郁气质的流露
    (三) 诗性语言的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学生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流氓”的魂幡——民间精神之一帜[J]. 张乃良.  文艺争鸣. 2005(05)
[2]突围与陷落——论苏童小说的孤独意识[J]. 冯爱琳.  当代文坛. 2000(01)
[3]受难的故园情结─—张炜长篇小说侧评[J]. 刘宏伟.  枣庄师专学报. 1998(02)



本文编号:31992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992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0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