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论整体风貌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24 21:09
本文关键词:儒家文论整体风貌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儒家文论作为儒学的一部分,一直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国学热”以后,研究者都纷纷陷入“古代文论如何完成现代转化”的思考门中。本文实际上也是对这个命题的思考与回答。论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从四个方面探讨总结了儒家文论的整体风貌。首先从儒家文论的价值取向上归纳出其“重实用”的特点;其次从艺术层面上分析了儒家文论“文”、“质”并重的艺术追求;接着又从创作论上得出儒家重视作家道德修养,要求作家“善养浩气”的结论;最后从读者鉴赏层面出发,发现儒家文论十分重视读者在鉴赏过程中做到“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而在具体的阅读细节中又要求反复体味,即所谓的“涵泳”。 第二章探析儒家文论形成这种风貌的原因。本章认为,儒家文论之所以表现出上述一些风貌,是由儒家的“中和”思想和其士子的主体意识决定的。“中和”思想要求的不偏不倚、中和适度的原则影响了儒家文论中“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在它影响下作品形成的含蓄蕴藉的特点又直接导致儒家鉴赏理论的形成;同时,儒家士子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得儒家文论形成了典型的“实用”主义观和作家要“善养浩气”的修养要求。因此,“中和”思想与儒家士子的主体意识一并成为影响儒家文论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儒家文论的得失及其在现代的研究意义。本章分析了儒家文论的长处与不足,认为长处在于其所要求的敢于担当的精神以及对一些艺术规律的精辟概括,不足在于某些方面对文艺本身规律的相对忽视。儒家文论研究的现代意义主要在于透过文论话语挖掘其精神,使其能够为我们今天的作家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其次儒家文论的某些批评范畴可以为今人所用,甚至基于儒家文论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文学批评系统,显而易见,这样的批评系统是极具民族风格和特色的,对弘扬民族文化有极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儒家文论 风貌 原因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第一章 儒家文论的整体风貌8-28
- 第一节 “文以致用”的价值取向8-14
- 第二节 “文质彬彬”的艺术追求14-18
- 第三节 “善养浩气”的修养要求18-23
- 第四节 “知人论世”的鉴赏方式23-28
- 第二章 儒家文论整体风貌成因探析28-37
- 第一节 儒家“中和”思想对其文论的影响28-33
- 第二节 儒家士子主体意识对其文论的影响33-37
- 第三章 儒家文论的得失及其现代研究意义37-46
- 第一节 儒家文论的得与失37-42
- 第二节 儒家文论的现代研究意义42-46
- 结束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个人简历50-51
- 后记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蜀子;何国正;;简评儒家文艺观——以《与元九书》为主要例证[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曾天雄;儒学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新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3 鲁洪生;郑玄《周礼注》比、兴观念产生的根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蒙培元;;从孔子的文艺观看中国的诗性文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杜维明;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J];开放时代;2000年01期
6 蒋国保;儒学世俗化的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0年01期
7 高其娟;浅说先秦儒家的文艺观与《毛诗序》[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周双利,于东新;儒家文艺观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9 蒙培元;“天人合一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J];齐鲁学刊;2000年01期
10 黄念然;胡立新;;二十世纪的古代儒家文艺思想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儒家文论整体风貌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2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