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发展与困境突围
发布时间:2021-08-02 16:26
国学教育发端于清末民初,几经波折,于20世纪回归大众视野,其价值重获社会的肯定与认可。国学及国学教育是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力量之基。当代,以国学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国学教育发展成绩斐然,渐成气候。但成就与危机并举,国学学科化争论造成了当代国学教育发展的二重困境。复兴国学,推进国学教育现代化转型需从内容选择、交叉学科拓展、增强应用实践性三方面着手。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9,(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学内涵之辨与国学教育的历史沉浮
(一)国学内涵的变迁
(二)国学教育的历史沉浮
二、当代高校国学教育发展二重困境
(一)“随意”与“有序”的冲突
(二)“整体”与“分解”之困
三、国学教育的困境突围
(一)返本开新,注重国学教育内容的择选与传承
(二)开放包容,善用国学教育学科交叉的独特属性
(三)知行结合,注重国学教育传道授业与应用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学科的现代性问题及其超越[J]. 崔延强,权培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2)
[2]高等教育阶段国学教育何以可能[J]. 李芳. 重庆高教研究. 2018(06)
[3]从经学到国学:近代大学传统学科变革的逻辑[J]. 张亚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J]. 吴根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论国学的内涵及马一浮国学论的立教义旨[J]. 刘梦溪.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8)
[6]无锡国专国学经典教学方法探微[J]. 田良臣,王燕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9)
[7]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J]. 王熙,苏尚锋,曹婷婷.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03)
[8]重视国学学科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整合教育研究[J]. 纪宝成. 中国高等教育. 2011(Z3)
[9]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必要与可能[J]. 赵淑梅. 现代教育科学. 2007(11)
[10]论“国学”的学科形态与学科建设[J]. 万献初. 长江学术. 2007(04)
本文编号:3317893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9,(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学内涵之辨与国学教育的历史沉浮
(一)国学内涵的变迁
(二)国学教育的历史沉浮
二、当代高校国学教育发展二重困境
(一)“随意”与“有序”的冲突
(二)“整体”与“分解”之困
三、国学教育的困境突围
(一)返本开新,注重国学教育内容的择选与传承
(二)开放包容,善用国学教育学科交叉的独特属性
(三)知行结合,注重国学教育传道授业与应用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学科的现代性问题及其超越[J]. 崔延强,权培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2)
[2]高等教育阶段国学教育何以可能[J]. 李芳. 重庆高教研究. 2018(06)
[3]从经学到国学:近代大学传统学科变革的逻辑[J]. 张亚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当代中国大学如何安排“国学”学科?[J]. 吴根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5]论国学的内涵及马一浮国学论的立教义旨[J]. 刘梦溪.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8)
[6]无锡国专国学经典教学方法探微[J]. 田良臣,王燕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9)
[7]从国学之“国”看国学教育的当代价值[J]. 王熙,苏尚锋,曹婷婷.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03)
[8]重视国学学科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整合教育研究[J]. 纪宝成. 中国高等教育. 2011(Z3)
[9]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必要与可能[J]. 赵淑梅. 现代教育科学. 2007(11)
[10]论“国学”的学科形态与学科建设[J]. 万献初. 长江学术. 2007(04)
本文编号:3317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31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