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诗经·国风》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诗风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4 18:43
  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只能发生在某一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所以文学作品是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反映。《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不同地域的诗歌,每个地域的诗歌有着自己的特色。尤其是产生于不同的地域空间的十五“国风”,都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各段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文明形态。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是处于黄河流域的两个文化区域,其先秦时期的文明差异反映到诗歌上,便是《诗经·国风》中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的风诗的差异,这两个地区皆为黄河流域,所以有着共同点,但又处于黄河流域的不同段,故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有同有异。本文以这两地区的风诗为比较研究对象,比较其由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状况的差异而导致的在题材、思想、风格上的差异。第一部分,《诗经·国风》河东地区地域文化与风诗。同处于河东地区的魏国、唐国、桧国三国,地域上接近,但其地域文化背景又有一些不同点。魏国国土面积狭小,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民风淳朴。其风诗主要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所以多悲苦忧愁之作,但其中也有反映生产劳动中的欢欣快乐之...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诗经·国风》中地域文学研究综述
    第二节 《诗经·国风》河东地区和黄河下游诗风比较研究综述
第一章 《诗经·国风》河东地区地域文化与风诗
    第一节 魏国地域文化与《魏风》
        一、 魏国历史与《魏风》作时
        二、 恶劣环境与残酷政治下的悲苦忧愁之作
        三、 生产劳动中的欢欣快乐之篇
    第二节 唐国地域文化与《唐风》
        一、 唐国的历史沿革及叔虞始封政策
        二、 《唐风》中的生命忧患意识
        三、 《唐风》中的婚恋主题及宗族问题
    第三节 桧国地域文化与《桧风》
        一、 桧国文化的归属问题
        二、 桧国政治状况与《桧风》主题
第二章 《诗经·国风》黄河下游地域文化与风诗
    第一节 齐国地域文化与《齐风》
        一、 齐国历史沿革及地理环境
        二、 周礼与东夷习俗的冲突
        三、 东夷文化的崇尚勇武与田猎诗
        四、 欢欣明朗、大胆泼辣的婚恋诗
        五、 齐人性格与《齐风》音乐特点
    第二节 曹国地域文化与《曹风》
        一、 曹国历史沿革及地理状况
        二、 曹国政治经济状况与《曹风》
第三章 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诗风比较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诗风差异
    第二节 政治经济不同而导致的诗风差异
    第三节 文化风俗导致的诗风异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322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322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