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戴震诗经训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10:21
  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安徽休宁人。他博学好问,治学严谨,且集经学、天文、地理、算学、小学之大成,成为考据学中皖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崇尚经世之学,尽将其所学用于其训诂实践之中,是有清一代训诂学的重要人物。他在诗经训诂方面颇尽心力,仅专著就有三部,即《诗经考》、《毛郑诗考正》以及《杲溪诗经补注》,这三部著作基本上也贯穿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戴震诗经训诂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字义词义训释之外,他还注意纠正文字错讹,恢复原本之真。戴震在天文历法、名物、历史地理、礼仪制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这些知识在《诗经》训释的内容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另外,他对《诗经》一些篇章的撰写时代、缘由,以及意蕴,都有精审的考释。阐发《诗经》所蕴含的义理既是诗经训诂的重要内容,也是戴震诗经训诂的最终目的。戴认为古代经典之中包含义理,训诂之学的目的便是阐发它。他所要阐发之义理,概而言之,即礼与义。礼为其行则,为其表;义则为其深意,为其本。他训释《诗经》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礼制系统,在这套礼制系统之上,又深含治世大义。戴震考求《诗经》中的字义词义,主要有四种方法,即比较求义、方言求义、义理求义...

【文章来源】: 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戴震及其论著
    二、戴震及其诗经学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重点及方法
    四、本文涉及的文献材料及引文格式
第一章 戴震诗经训话的内容
    一、考字之本真
    二、考天文历法
    三、考名物
    四、考地理历史
    五、考礼仪制度
    六、考诗篇撰写之时代
    七、考诗撰写之缘由
    八、考诗之意蕴
第二章 戴震诗经训话的义理
    一、礼
    二、义
    三、礼义关系
第三章 戴震诗经训沾的方法
    一、比较求义
    二、方言求义
    三、义理求义
    四、因声求义
第四章 戴震诗经训话的术语
    一、某,从某,某声
    二、某,某某切
    三、某音某
    四、曰
    五、谓之
    六、所谓
    七、为
    八、貌
    九、言
    十、谓
    十一、即
    十二、或谓之、亦谓之
    十三、古字通
    十四、通
    十五、同
    十六、读如
    十七、如
    十八、犹
    十九、声转
    二十、语转
    二十一、声义相迩
    二十二、同声假借
    二十三、辞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戴氏经考》为戴震《毛诗补传》的补充考证 [J]. 程嫩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3)
[2]论经世、考证与义理在戴震学术思想体系中的内在关联 [J]. 吴通福.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01)
[3]戴震义理之学的历史评价及近代启蒙意义 [J]. 王杰.  文史哲. 2003(02)
[4]戴震治学的两大特点 [J]. 程观林.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
[5]戴震与诗经研究——祝贺《戴震全集》出版 [J]. 洪湛侯.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1)
[6]关于《戴氏经考》即《毛诗补传》的考证 [J]. 杨应芹.  文献. 1995(01)
[7]戴东原《转语》(《声类表》)解析 [J]. 于靖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4)

博士论文
[1]戴震诗经学研究[D]. 程嫩生.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姚际恒与戴震《诗经》研究之比较[D]. 左川凤.安徽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81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81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5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