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11:45
当前,世界各国凭借全球化的平台,搭建起一座座文化沟通的桥梁,文化交流在各国间越来越频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承接中华文明的血脉也成为国家进步的必然趋向。初中生正处于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阶段,促进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也成为一种趋势。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传统文化的身影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但是文言文教学目前仍存在差异,各个学校的要求参差不齐,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部分,进行对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现状的剖析工作,并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材、学生、教师、教学过程的研究,来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概念的界定,并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作为论文的支撑,来明确文言文和传统文化的定义;还论述了现阶段新课标和相关文件中对文言文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详细要求。第二部分对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的分布、数量统计和传统文化因素的类型进行了整理。第三部分经过考察与剖析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找出教学过程中的缺失和不足,便于后文策略的提出。第四部分从教学目标的拟定...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初中文言文选编的研究
(二)关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三)关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四)关于初中文言文传统文化教育情况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处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处
第一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言文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文言文的概念简介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简介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标的指导思想解读
一、总要求
二、初中阶段要求
三、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第三节 语文核心素养里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内涵概述
二、地位分析
第四节 其他有关文件精神
一、内容概述
二、地位分析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篇中文化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分布统计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分布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分布
第二节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化因素类型统计
一、自然类——农耕文化
二、艺术类——文学乐律
三、科技类——文化常识
四、教育类——古代教育
五、家国类——天下胸怀与家国情怀
六、人格类——君子人格和社会关怀
七、精神类——自强不息和天人合一
第三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数据统计
二、调查结果呈现
三、问题归因分析
第四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第一节 在教学目标的拟定中凸显文本传统文化价值
一、教师导读:以自身领悟把握教学目标内容
二、师生共读:在文本研读中体悟传统文化
三、师生联动:在教学目标中渗透传统文化
第二节 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一、在语感的体味中挖掘文化财富
二、在情感体悟中培养个性
三、在情境创设中增添文化活力
第三节 优化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评价方式
一、确保教学内容发展性评价
二、保障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
三、关注教学内容适应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J]. 尤炜. 语文学习. 2017(11)
[2]以“读”为法,感悟体验——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J]. 黎迎萍. 学语文. 2016(06)
[3]文本解读:“解”和“读”融合度的探索——略谈《历史与社会》文本解读的方法[J]. 方海东. 教育参考. 2016(04)
[4]认知·热爱·理解——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 许淑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7)
[5]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谈语文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J]. 汪功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6(02)
[6]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品味[J]. 张霖.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0)
[7]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J]. 陈永武. 教育教学论坛. 2015(35)
[8]从2014高考看传统文化在高中文言教学中的重要性[J]. 陈志杰.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4)
[9]以文化为轴心,睿智教文言[J]. 仇定荣. 语文知识. 2014(09)
[10]解读文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与文化传承[J]. 王国霞.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8)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 许青春.山东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D]. 孙兆春.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言文结合”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课例研究[D]. 李晓露.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曹睿.渤海大学 2016
[4]初中文言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研究[D]. 刘芜洁.新疆师范大学 2016
[5]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冯淑君.山西师范大学 2016
[6]文以载道 道从文出[D]. 贾小玉.福建师范大学 2016
[7]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郝雪彩.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初中文言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传承之策略[D]. 范锋剑.贵州师范大学 2015
[9]基于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羌族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张倩.四川师范大学 2015
[10]人文性视角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谷菲菲.河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0845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初中文言文选编的研究
(二)关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
(三)关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四)关于初中文言文传统文化教育情况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处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处
第一章 主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言文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文言文的概念简介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概念简介
第二节 初中语文课标的指导思想解读
一、总要求
二、初中阶段要求
三、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第三节 语文核心素养里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一、内涵概述
二、地位分析
第四节 其他有关文件精神
一、内容概述
二、地位分析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篇中文化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分布统计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分布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分布
第二节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化因素类型统计
一、自然类——农耕文化
二、艺术类——文学乐律
三、科技类——文化常识
四、教育类——古代教育
五、家国类——天下胸怀与家国情怀
六、人格类——君子人格和社会关怀
七、精神类——自强不息和天人合一
第三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数据统计
二、调查结果呈现
三、问题归因分析
第四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与方法
第一节 在教学目标的拟定中凸显文本传统文化价值
一、教师导读:以自身领悟把握教学目标内容
二、师生共读:在文本研读中体悟传统文化
三、师生联动:在教学目标中渗透传统文化
第二节 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一、在语感的体味中挖掘文化财富
二、在情感体悟中培养个性
三、在情境创设中增添文化活力
第三节 优化文言文教学内容的评价方式
一、确保教学内容发展性评价
二、保障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
三、关注教学内容适应性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创新设计[J]. 尤炜. 语文学习. 2017(11)
[2]以“读”为法,感悟体验——以《陋室铭》的教学为例[J]. 黎迎萍. 学语文. 2016(06)
[3]文本解读:“解”和“读”融合度的探索——略谈《历史与社会》文本解读的方法[J]. 方海东. 教育参考. 2016(04)
[4]认知·热爱·理解——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J]. 许淑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6(27)
[5]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谈语文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J]. 汪功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6(02)
[6]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品味[J]. 张霖.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10)
[7]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J]. 陈永武. 教育教学论坛. 2015(35)
[8]从2014高考看传统文化在高中文言教学中的重要性[J]. 陈志杰.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4)
[9]以文化为轴心,睿智教文言[J]. 仇定荣. 语文知识. 2014(09)
[10]解读文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与文化传承[J]. 王国霞.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08)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D]. 许青春.山东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研究[D]. 孙兆春.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言文结合”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课例研究[D]. 李晓露.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曹睿.渤海大学 2016
[4]初中文言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研究[D]. 刘芜洁.新疆师范大学 2016
[5]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冯淑君.山西师范大学 2016
[6]文以载道 道从文出[D]. 贾小玉.福建师范大学 2016
[7]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郝雪彩.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初中文言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传承之策略[D]. 范锋剑.贵州师范大学 2015
[9]基于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羌族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张倩.四川师范大学 2015
[10]人文性视角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谷菲菲.河北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0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0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