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略论
本文关键词:晚清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略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近代诸子学的复兴与传统儒学(经学)的蜕分为相互消长的同一历史过程,既是中国传统学术内在规律演化的结果,又是时代变迁、西学传播催化的产物。以邓实、章太炎、刘师培等为代表的近代国粹派学者以古学复兴,发扬国粹相号召,将汉学传统的考证方法与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先进的学术方法、思想、理念相结合,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在作为国粹学重要部分的先秦诸子学的研究中,通过整理、发掘与创新,将诸子学研究由考据之学发展为义理之学,使湮灭千年的诸子学成为一种系统的学问。在观念上打破了儒学定于一尊的学术格局,,将中国学术之源远溯至先秦,并阐发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问题,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使中国学术具有了现代特征。 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的热点,在于荀学研究、墨学研究、名学研究、先秦学术史研究等。其理论和实践都为近代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文化整合思路。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是一种继承清学传统,以复古为解放,逐渐跳出经学樊篱的批判型学术,促进了经学时代的终结和传统学术的更新,属于近代中国历史上“启蒙运动”的范围,是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二重文化理想是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回应,又是对传统的一次深刻的文化反思。
【关键词】:晚清 国粹学派 诸子学研究 古学复兴 学术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K256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5
- 导言5
- 一、 近代学术经子格局的变化和国粹学派的形成5-12
- (一) 传统儒学的衰落和近代诸子学的复兴5-9
- (二) 国粹学派的形成及诸子学在国粹学中的地位9-12
- 二、 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概况:12-33
- (一) 作比较之研究,成系统之学问--邓实、章太炎、刘师培等各自的主要研究方法和侧重点12-22
- (二) 从考据之学到义理之学--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层面和理论热点22-33
- 三、 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作用的简要评析33-43
- (一) 文化价值取向的“二重理想”--对国粹学派文化观的初步解析33-34
- (二) 国粹学派的文化定位及其诸子学研究在建设近代学术过程中的过渡性特征34-35
- (三) 对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的历史性评价35-43
- 注释43-48
- 附录: 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年表48-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超;;如何继承传统文化重建民族精神家园[J];史学月刊;2011年08期
2 陆青松;;论学术在秦统一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3 阴世国;;明末清初奇人傅山[J];文物世界;2011年04期
4 张永春;;近代的墨学复兴及其思想学术史意蕴[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向东;景芳洲;;清末民初语言变革中的国家意识[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6 王锐;;章太炎之法家观二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孙振田;;《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研究三题[J];理论月刊;2011年08期
8 陈忠宁;;传统和合思想中的“天命”与“道德”——以董仲舒“天人感应”说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才;;治水与子学[A];禹城与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2 魏宗禹;;清初傅山和陈廷敬对晋学的贡献[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爱民;;略论秦朝的儒学[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罗检秋;;清末古文家的经世学风及经世之学[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5 王中江;;早期“士”阶层:它的形成、自我意识及原创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6 魏宗禹;;第三章 实学思想方法探微[A];实学文化与当代思潮[C];2002年
7 刘宝才;;东周社会转型中的三大关系[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8 刘宝才;;东周社会转型中的三大关系[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美珍;;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立法之考量[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10 郑师渠;;近代史教材的编撰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平凡;诸子学研究略说[N];学习时报;2007年
2 ;子部之先秦子学[N];光明日报;2006年
3 魏宗禹;傅山的学行与儒学[N];太原日报;2007年
4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姜义华;近代以来国学的重估和重构[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杨天石;《钱玄同日记》(整理本)前言[N];学习时报;2007年
6 魏宗禹;《傅山纪念文集》序[N];太原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青果邋实习生 贡素艳;企业家应学点国学[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8 袁行霈;近代国学发展回眸[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房鑫亮;再三致意是“会通”[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卢渝;放开眼界看傅山[N];太原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牛秋实;从经学到史学:刘师培学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谢超凡;俞樾诸子学与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方向东;孙诒让训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1902—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文宗理;“取今”、“复古”之间的文化穿越[D];山东大学;2009年
6 孙纪文;《淮南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程邦雄;孙诒让文字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浩;晚清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略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利;戴望学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齐砚奎;近代经史嬗变过程中的陈黻宸[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湘君;晚清湖湘老庄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传昆;慎子道法思想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黎;傅山对墨学思想的阐发[D];山西大学;2010年
7 赵虎;早年章太炎与西方自然科学[D];西北大学;2008年
8 邹寰;论王先谦[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岳国文;论庄子人生哲学的成因[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吝绒花;晚清国粹派文化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晚清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略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78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