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翻译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14:13
本文关键词:辜鸿铭翻译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辜鸿铭(1857-1928)是中国近代名噪一时的国学家和翻译家。他在清末民初时积极用外文著书立说,倡导儒家文化,把儒家文化传播到西方世界,对欧洲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他的译著《论语》和《中庸》等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辜鸿铭的传奇一生使得人们一直缺乏对其深入的了解,而对其翻译进行研究就更不多见了。随着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的兴起,人们对辜鸿铭这位文化名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对其翻译的研究也有成果出现。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其译文的评论,缺乏对其翻译思想的深入研究。而对这位翻译家翻译思想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深入研究翻译家自身的翻译实践,而且也将深化对翻译史和翻译理论史的研究,这对我们当前的翻译研究与实践都不乏启示意义。 本文通过梳理并分析翻译家辜鸿铭的有关翻译的言论,力图系统研究这位伟大翻译家的翻译思想,并结合其翻译实践,彰显其在翻译史及文化交流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图里提出的描述性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以翻译活动的既成事实为基础,追溯形成该事实的当时的社会文化因素等因素,,从而对译者的翻译活动或翻译思想做出阐释。作者认为,辜氏的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翻译目的、翻译批评、读者意识、翻译标准及语言观与翻译。在此基础上,作者把辜鸿铭的翻译思想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以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视角分析体现辜鸿铭翻译思想的两个主要方面: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多元系统理论认为,译者的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受到接受文化的文学系统状况的影响。辜氏基于对儒家思想的深刻认识和对国内外局势的了解,为了救国图强,同时也达到拯救世界的目的,他才选择向西方翻译儒经,才有了“翻译救国救世”的思想。辜氏提倡和采用“归化”策略翻译,使译文符合接受文化的文学规范,迎合了西方读者的需求。文章还以辜氏的译作《论语》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主要说明他在实践上如何体现自己的翻译思想,达到其翻译目的。纵观全文,作者提出近代翻译的先驱的辜鸿铭是中国近代翻译社会政治派的重要一员,其“归化”思想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并且还是社会历史的选择。他的翻译思想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伟大财富,对当代的典籍外译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辜鸿铭 翻译思想 多元系统理论 翻译策略 归化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H059;I206.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Introduction9-15
- 1.1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Ku Hungming10
- 1.2 A Review of Studies on Ku Hungming as a Translator10-14
- 1.3 Objective, Methodology and Contents14-15
- 2 Ku's Life Experience and Translation Activities15-20
- 2.1 Ku Hungming's Legendary Life Experience15-18
- 2.2 Ku's Translation Activities18-20
- 2.2.1 Translation of Lun Yu18
- 2.2.2 Translation of Zhong Yong18-19
- 2.2.3 Translation of Da Xue19
- 2.2.4 Translation of The Diverting History of John Gilpin19-20
- 3 Ku Humgming's Views on Translation20-30
- 3.1 Translation Purpose20-21
- 3.2 Translation Criticism21-24
- 3.3 Reader Awareness24-26
- 3.4 Translation Criteria26-27
- 3.5 Language Perspective and Translation27-30
- 4 Ku's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ysystem Theory30-37
- 4.1 The Polysystem Theory in Brief30-31
- 4.2 Ku's Views on Transl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lysystem Theory31-37
- 4.2.1 Ku's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Material32-34
- 4.2.2 Ku's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y34-37
- 5 A Case Study—Ku's Lun Yu37-60
- 5.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Lun Yu37
- 5.2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Lun Yu37-38
- 5.3 An Analysis of Ku's English Version of Lun Yu38-60
- 5.3.1 At the Linguistic Level39-43
- 5.3.2 At the Cultural level43-60
- 6 Conclusion60-63
- References63-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7-68
- Acknowledgements68-6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中树;;1978—2008年辜鸿铭研究述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2 陈梅;文军;;《中庸》英译研究在中国[J];上海翻译;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佳妮;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瑶;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胡庚申口译思想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徐向群;辜鸿铭与理雅各《论语》两英译本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玉凤;从后殖民视角看辜鸿铭英译儒经中的注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晓辉;辜鸿铭与林语堂英译《论语》对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李良杰;张今翻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周宇红;对《论语》两译本归化异化倾向的统计对比与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鹏;论辜鸿铭的个性对其翻译实践的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辜鸿铭翻译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2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50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