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用典与国学传承
发布时间:2017-07-01 04:09
本文关键词:对联用典与国学传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联用典,根据典故在文中的使用义跟典故原义的关系,分为:同义式、转义式、衍义式、反义式等;根据典故在文中的功用,分为:证言式、衬言式、代名式、代言式。各种用典方式都基于古今比较。对联适度用典,能促进对联创作者和接受者自觉学习古代经典,有利于国学传承。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关键词】: 对联 用典 国学
【分类号】:I207.6
【正文快照】: 对联用典,沟通过去与现在,连接经典与日常生活,用得好,它就是一座架在古今之间的桥梁。它既在内容层面上弘扬国学精髓,又在形式层面上体现国学理趣,能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其对传承国学的意义无疑十分深远。而要能在对联中用典,又必须多读经史和文学经典,旁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维辉;顾军;;论词的“误解误用义”[J];语言研究;2012年03期
2 冯铁金;藉以对仗的借对联[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4年08期
3 冉启斌;张玉岩;;词语误用义的产生及原因探讨——以“三姑六婆”为例[J];语文知识;2012年04期
4 顾军;;论近代汉语中几个词的误解误用义[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侯珏;;艺术的借鉴与超越——试论清真词化用义山诗的现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6 冉启斌;;“格杀勿论”误用义的调查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06期
7 朱素梅;;试论词语语用义的界定[J];双语学习;2007年10期
8 党军旗;岁岁年年“人” 不同——阅读理解要重视词的语用义[J];阅读与写作;1996年10期
9 李丹弟;;词语语用义的认知理据[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10 卫德全;用毛摩擦发出声音的故事——弓毛的奥秘[J];中国音乐;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明;;词典中的语用义及其局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本文关键词:对联用典与国学传承,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4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50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