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反义词与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03:06
本文关键词:《老子》反义词与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老子 《老子》 反义词 语义分析 认知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 隐喻 语言哲学 辩证法思想
【摘要】:老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家,《老子》是唯一可与孔家《论语》并驾齐驱的传世经典。在古往今来的先圣大哲及国学典籍之中,老子及其《老子》的话题性无人能敌,可以说老子和他那五千言玄妙智慧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由于它离我们甚远,历代注解也远远跟不上我们现在思想的发展。谜一样的《老子》让青年一代几乎断绝了与他的对话,接收不到时代的讯息,留给我们说不尽的话语空间。正因如此,若要领会老子表达思想的语言,就需要我们研究它的词汇,研究那些从自然词汇中异化过来的哲学用语。而这些哲学术语皆有特殊的涵义,与通常人们所使用的术语之涵义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别,词义高远,语言独特深奥,而《老子》中出现的大量反义词正是解开这些玄奥的密钥,可见本论文研究的必要性之迫切。 绪论中简述相关研究成果。《老子》引发的“名实之争”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一直以来,其语言哲学思想的研究都是重大研究课题,在第一章通过《老子》反义词介绍其语言哲学思想,并以反义词为研究对象,映射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第二章对书中反义词进行了全面的语义分析和描写,有助于了解部分反义词在先秦时期的义位、义项;第三章结合了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老子》反义词;最后以反义词为例证,以词的义类为纲,系统分析了《老子》中由反义词构建的隐喻系统,通篇结构清晰,紧扣文字学主题,知性而不感性地剖析了老子与《老子》中的反义词,让今人走近高高在上的老子。
【关键词】:老子 《老子》 反义词 语义分析 认知语言学 认知心理学 隐喻 语言哲学 辩证法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绪论6-8
- (一)《老子》反义词的研究现状6
- (二)选题特色及研究方法6-8
- 第一章 《老子》反义词说略8-20
- (一)古代汉语反义词的性质、特点及发展12-16
- (二)《老子》反义词的判定方法及类型16-20
- 第二章 老子及《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20-33
- (一)《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20-23
- (二)从《老子》反义词看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23-33
- 第三章 《老子》反义词新探33-38
- (一)结合认知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看《老子》反义词33-35
- (二)老子的认知论35-38
- 第四章 《老子》反义词中的隐喻义38-49
- (一)隐喻修辞与隐喻认知38-45
- (二)《老子》反义词中的隐喻45-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艳;帛书《老子》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46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54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