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活动设计重审:活动理论视域
本文关键词:课程学习活动设计重审:活动理论视域
【摘要】: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现行的学习活动存在"学习活动主体性丧失、声音的单一控制和多元声音的消亡、活动中介途径单一、活动被肢解、封闭线性的活动进程、学习活动共同体缺失"等问题,作者从活动理论的视角探究了应然的课程学习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从活动内容、活动任务、活动组织策略、活动过程设计、监督与评价等方面构建了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框架,以期为学习活动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
【关键词】: 活动理论 学习活动设计 课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手机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实证探索与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YJCZH049)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河南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2400450158)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教育在于知识文化的传承,在于能力的提升,在于人格的培养,在于精神的完善,亦即教育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最终必然指向人类的学习。因此,研究学习活动本质、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对教育教学的有效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爱玲;王楠;;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及相关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2 詹青龙;;活动理论视域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何克抗;;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4 卢强;郑立坤;;“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活动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5 郑太年;从活动理论看学校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何伏刚;陈丽;;网络课程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7 王帅;;诗性知识与知识教学的诗性建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8 胡乐乐;肖川;;再论课程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J];教育学报;2009年01期
9 李红;论学习活动的本质[J];心理学探新;1999年01期
10 杨开城;;学生模型与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司志民;姚会强;;建构主义对作文教学的启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4 冯建瑞;;浅析英语课堂中制约学生积极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屈洁;;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孟令岩;;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交互设计[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佟延秋;任其华;;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穆刚;;论问题理解与表征能力的培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杨莉莉;李爽;;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及其应用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建华;;对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李书明;陈云红;;网格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应用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罗辉;吕永忠;李冰;;学科专业网站综合评价标准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洁;;从《新音乐课程标准》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覃文圣;支颖梅;李林;;SNS构建教与学平台初探[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邹玉玲;主体性体育及其课程观探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仇雪梅;基于控制论建构主义的思维建模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静;概念图/思维导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网络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捷;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囡囡;面向教育硕士培养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平台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纪伟丽;生活中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凤鸣;基于Moodle的信息化社区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郝明君;现代课程的意识形态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郝明君;;论课程的政治向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赵慧军;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1期
5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6 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网络教学技术的新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7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8 杜治汉;;“教学系统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9 傅霖;;论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学设计”课程整合教学的优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10 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云锋;樊静;王智钢;赵步阳;林涛;;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活动设计[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葛文双;傅钢善;;基于活动理论的网络学习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活动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刘洪超;葛文双;;《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4期
4 吴文铁;;学习活动设计与虚拟学习社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09期
5 杨倩;;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学习活动设计——以山东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为例[J];现代交际;2009年10期
6 廖芳芳;;活动理论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24期
7 郝惠萍;闫慧洁;;基于Moodle平台网络课程教学中的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5期
8 周玉芬;;高职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设计[J];职教论坛;2007年14期
9 闫英琪;阿不来提;郭绍青;;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活动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6期
10 周睿;;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式学习活动设计[J];教育与职业;2008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会杰;;我国大学生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越;陈跃新;周丽涛;;一种多agent活动理论[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姜德珍;;老有所为与身心健康[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雄;;《煤矿安全技术》课程的改革思路[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毛志雄;张力为;;不同比例的体育课程学习和文化课程学习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程时伟;秦绪佳;刘肖健;;上下文驱动的移动设备用户界面设计方法[A];第18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09)、第5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09)、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杨冬晓;金心宇;王勇;虞露;王德苗;张朝阳;;培养工科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探索[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巩翔;;美国工程领导教育的特点及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黎健强;;新课程卞的高中音乐课程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孙启放;严小英;符涛;冯锐;;交互式远程教育支撑平台的开发研究[A];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曾悄联 黎攀 甘毅 廖景标;自治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理论宣讲团到各地巡回宣讲[N];广西日报;2005年
2 记者 曾铁强 周文涛 吴家跃 唐广生 曾俊峰;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理论宣讲团巡回宣讲鼓舞人心[N];广西日报;2005年
3 王启兵 任松筠;南京工业大学实施“学长计划”[N];新华日报;2009年
4 赵凤华;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网站及课程学习中心系统开通[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 马丽;市政协召开学习实践活动理论研讨会[N];武威日报;2009年
6 怀 宁;创意型作业——新课程学习中的“休闲点心”[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王启兵;南京工业大学推出“学长计划”[N];江苏教育报;2009年
8 张漪鸣;创学习型企业 促邮政新发展[N];中国邮政报;2008年
9 通讯员 徐芳琼;九江近万名公务员学习MPA主要课程[N];中国人事报;2006年
10 ;《自考不难》系列文章之九[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璐;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及其生态学诠释[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静;基于胜任力的灾难护理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时伟;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设备自适应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10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光梅;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训练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刘静;基于活动理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D];河北大学;2009年
3 马双;活动理论框架下的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何玮;基于LAMS的小学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谭庆芳;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及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鹰;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高晶;基于Moodle平台的课程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0年
8 肖冬宝;Learning2.0:理念、学习活动设计及其管理[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薇;基于专家任务模型的学习活动设计[D];扬州大学;2010年
10 李冬;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活动设计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2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1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