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澳大利亚 土著民族 教育机会均等政策 内容 特点
【摘要】:随着20世纪70和80年代多元文化政策的兴起,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逐步关注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政策,保障和维护了土著民族的教育公平。本文在深入考察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法律政策的主要内容、特点、实施成效,指出了其对加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规政策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土著民族 教育机会均等政策 内容 特点
【分类号】:G561.1
【正文快照】: 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人口占澳大利亚总人口的2.4%,[1]为澳大利亚本土世居少数民族。自20世纪70和80年代以来,随着多元文化政策的兴起,澳大利亚政府越来越关注土著民族的教育问题,逐步建立了各项促进土著民族教育机会均等的法律政策,保障土著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以及享受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额尔敦吐;;澳大利亚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魏晓燕;黎海波;;澳大利亚发展土著教育的特别措施[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11期
3 孟兵丽;多元文化政策下的澳大利亚民族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4 陈立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J];民族研究;2008年05期
5 姜峰;刘丽莉;;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目标援助)法案》[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永革;;如何应对民族地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J];当代经济;2010年01期
2 刘额尔敦吐;;澳大利亚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马冲;;内地西藏班(校)、新疆班的举办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2年03期
4 扶松茂;;我国民族教育的政策工具发展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5期
5 刘额尔敦吐;陈·巴特尔;;台湾高校招生原住民倾斜政策及其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5期
6 刘额尔敦吐;;中澳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比较及其启示[J];湖北招生考试;2010年24期
7 包满都拉;;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的共同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1期
8 乌兰;刘额尔敦吐;;加拿大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及其启示[J];教育与考试;2011年03期
9 刘额尔敦吐;;美国高校少数族群招生政策及其启示[J];教育与考试;2011年05期
10 刘额尔敦吐;乌兰;;高考民族预科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考试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学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彦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2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连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欧群慧;云南省黎明市孟波镇中学多元文化教师民族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袁春艳;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周永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天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与华人华侨文化适应的互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冯鑫庭;现代教育背景下回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苏立维;澳大利亚政府对土著居民的教育政策及对我区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4 陈婷婷;澳大利亚土著人教育优惠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亚萍;美国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丽莉;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新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敖敦格日乐;澳大利亚双语教育与我国蒙古族双语教育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娟;河南省回族中学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孙萍;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优惠政策存在问题及其调适[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鲍丹丹;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基础培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晓燕;黎海波;;澳大利亚发展土著教育的特别措施[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11期
2 唐滢;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究[J];教育与经济;2003年02期
3 刘额尔敦吐;王小五;;改革开放以来高考民族倾斜政策的回顾与反思——基于政策文本视角[J];教育与考试;2009年01期
4 孟兵丽;多元文化政策下的澳大利亚民族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5 郑信哲;澳大利亚的民族教育发展特色[J];世界民族;2000年03期
6 徐继存,秦志功;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旋新;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与职技高师人才培养[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樊彩萍;先秦墨家科技教育思想研究[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李兰芳;中师生心理档案的建立[J];甘肃教育;2000年Z1期
4 刘霄;心理教育论[J];南都学坛;2001年02期
5 李克军;对教师修养的伦理学分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汪巧红;简论癸卯学制[J];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06期
7 李新生;论德育改革[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刘开英;人格培育的内容与途径[J];甘肃教育;2003年S2期
9 夏心军;构建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育学课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辜仕梅;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王书荃;;个别化教学的由来和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孔锴;孙启林;;试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内容、途径与效果——以建国至内战时期为中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罗宝珍;;浅析叛逆期青少年对电视的逆反心理[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王光龙;;叶圣陶论略读学习指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吴桂就;;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粤西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周碧华;“德商”开发老挝传播“德行”[N];常德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志军;德育管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敬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永强;试论杜威的“泛职业教育观”[D];河南大学;2005年
3 宫黎明;校本课程评价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启梅;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悦凤;宋代女子教育的内容和成就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7 辛辰;网络德育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贾腊生;数学教学心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耀玲;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10 温双艳;论学校品牌建设[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56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56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