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论“儿童本位”的意蕴及其教育规定性

发布时间:2017-11-12 09:11

  本文关键词:论“儿童本位”的意蕴及其教育规定性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本位 儿童中心主义 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


【摘要】:"儿童本位"在近来国内的教育学术研讨中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词。但很多人在用到这个术语时往往把它作为一个在"知识本位"的教育体系中如何发挥儿童主体性的策略性的"调和"用语,而忽视了它作为一种立场所蕴含的基本价值取向。"儿童本位"作为一种立场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并不是基于个人好恶所作出的主观选择,恰恰相反,它是理性主体在洞察社会历史变革的过程中所发现的规律。顺应它我们的教育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思想,在上世纪初杜威来华讲学以及通过陶行知、蔡元培、鲁迅等留学人士对国外先进思想的学习和引进,以杜威(John Dewey)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想及其教育理论在国内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儿童本位”成为杜威“儿童中心主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东;;中国文化的盲点: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准胜;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余虹;生命艺术:健康的与病态的——尼采的生命艺术论[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4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邵燕楠;教育的人类学视角[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任建东;道德重建的主体之维[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侯晶晶;论析美国关怀教育视野下的社群主义、品格教育与自由主义[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唐爱民;终身德育:一种教育哲学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5年01期

9 班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和谐发展[J];中国德育;2006年05期

10 李侠,邢润川;论科学主义与现代性认同的危机[J];东南学术;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温奉桥;现代性视野中的张恨水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于凤银;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纪海虹;互联网交互与公共空间[D];清华大学;2002年

5 周颖;普希金的女性意识[D];湘潭大学;2003年

6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7 蔡俊;综合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定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艳萍;当代中国的生存哲学[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田小红;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旭东;重绘儿童文学地图[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唐德俊;阳德华;;后喻文化时代青少年的新特点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刘少勤;鲁迅的儿童观和他的童话翻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文嘉;从“小主人”到“小闯将”的文学迁变——文革文学中儿童文学范式研究[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杨立,郜键;网络传播时代青少年“文化反哺”现象调查与研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王治浩;多元媒体背景下的当代儿童文学[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黄希尧;儿童的发现──卢梭的儿童观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倪娟;李广州;;课程改革:我们究竟要改什么——是教学论还是教学实践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6年31期

9 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10 彭斯远;教育与审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悖论现象考察之二[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原晋霞;幼儿园班级课程个案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光才;当代中国教育理论话语纷呈背后的忧思[J];基础教育;2004年11期

2 姜彩燕;;鲁迅与杜威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胡国军;;学习“课堂互动”理论 创新教师培训课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学生可以“罢免”老师吗[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陈晖;教师应培育自身儿童文学修养[N];文艺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玉超;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吴华清;学校课程的权力与控制——英国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吴继维;杜威兴趣教育思想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崔莹;综合课程的开发方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75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175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