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学质量观重建:有效教学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2-24 12:18

  本文关键词:教学质量观重建:有效教学的视角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质量观 有效教学 重建 单极取向 整合取向


【摘要】:教学质量观问题不仅是反映当代教育变革的理念问题,更是影响中小学开展有效教学的方向与质量的实践问题。当前实践层面有效教学推进的"虎头蛇尾"现象揭示了长期以来单极取向教学质量观的偏失。重建教学质量观已成为当前提升中小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为此需要实现从单极取向向整合取向的价值目标转变,二者在思维方式与内涵上具有明显不同。构建整合取向的教学质量观,需要遵循观念与行动联动的变革逻辑,同时期待教师以责任担当为根本的专业伦理提升。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基金】:辽宁省社科联2012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2lslktzijyx-05) 2012年渤海大学校级教师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当前,着力巩固和提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不仅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更是作为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重点。然而,在急切地探寻种种行之有效的质量提升策略背后,人们似乎轻视和回避了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教学质量,即所谓教学质量观问题。置身我国教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德义;“一分为三”理论形态研究及其进展——兼评庞朴先生《一分为三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1期

2 周强;人的生态美描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阐释[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邢玉瑞;乔文彪;;《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模式建构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白春雨;儒家诚信之德及其现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延仓;道体的失落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5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成钧;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与宗教对话[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杰;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8 涂明君;程序化的哲学阐释[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晓剑;湛若水的“体用浑一”之学与践履[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文艳;韩非治吏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贾军仕;《周易》、《尚书》思想比较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3 彭艳;刘重德主要翻译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楠;论概念隐喻在构建篇章连贯中的作用[D];河南大学;2006年

5 李烽;析《菜根潭》的美学意味[D];中南大学;2007年

6 韩晓华;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陕鹏;从先秦诸子看先民的精神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顾红亮;对德性之知的再阐释——论杜维明的体知概念[J];孔子研究;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荷烈治;牛志奎;;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J];教育;2011年19期

2 ;难题,从这里突破——“上海第二届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掠影[J];基础教育;2007年09期

3 陶晨;;优化课程改革环境 努力开展有效教学[J];现代教学;2011年Z2期

4 刘福霞;;探索有效教学 提升课堂效益[J];快乐阅读;2011年14期

5 赵梦琦;;浅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6 申群英;;教师的生命感:有效教学的依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曲建涛;;有效教学的生成实施[J];吉林教育;2011年23期

8 崔文波;;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11年11期

9 谢志红;;促进新任教师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罗琳;;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英语阅读课[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袁书凤;孙河川;;2009年教育效能学术成果文献综述[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容礼;陈敏婷;;《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校本教研》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祝新宇;现代教学质量观需教师重塑角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吴江市教育局 王剑荣;有效教学:关注师生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4 况晨光;教师苦学生累,咋办[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顾苏文;吴江教育:在追求“有效教学”中理性行走[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7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森 赵鑫;校长如何进行有效教学领导[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本报记者  苏军;专家会诊“低效教学”[N];文汇报;2006年

9 吴江市教育局 沈正元;有效:教学改革永恒的诉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王家俊;数位美国教育著者来华演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忠;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任苒;有效教学研究——理念、实践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利;课堂教学质量的理论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汝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于素红;小班化对有效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谢新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帆;基于新课程背景的有效教学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茂祥;走班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兼论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颜红平;有效教学的正当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8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28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1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