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科学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中西科学教育的比较及其启示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西科学教育 科学本质 科学素养 科学方法 比较研究
【摘要】:我国科技协会2010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公民的科学素养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本文通过对中西科学教育的比较分析,发现中西科学教育在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科学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当前教育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要借鉴、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以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为旨归。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59.3
【正文快照】: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原动力。一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国科学教育的质量。因此,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学教育仍是国际上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西方科学教育经历了30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公民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宋广文,李金航;我国科学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9期
2 刘兵;STS与基础科学教育[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何永红;王祖浩;;我国科学教育急需厘清的几个关系[J];教育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杨玉成;波普尔派哲学和经济学方法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4 任丽梅;科学发展与科学共同体的体制创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阮平南,张勇;管理理论与模式的根基——管理哲学[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朱庆育;意思表示与法律行为[J];比较法研究;2004年01期
7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8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9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何兴华;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J];城市规划;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夏明方;;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座谈会讨论稿)[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建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闫永琴;焦斌龙;;从现实走向空洞——现代主流经济学现状以及对它的批判性思考[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寇宗来;专利制度的功能和绩效:一个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方法[D];复旦大学;2003年
5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耀;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兆t,
本文编号:1332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3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