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与抗战时期贵州教育的发展 出处:《教育评论》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抗战时期,大批留学生回到贵州。他们的回迁,为贵州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同时,他们躬身践行教育,积极为贵州教育发展出谋划策,为贵州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Abstract]: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returned to Guizhou. Their return provided a solid teacher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Guizhou. At the same time, they kowtowed in education and actively gave ad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Guizhou. To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Guizhou.
【作者单位】: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2012年度凯里学院院级规划课题“民族地区留学生与近代民族地区图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贵州为例”的成果,批准文号S1218
【分类号】:K265;G529
【正文快照】: 贵州僻处中国西南,“地无三里平”,是一个多山的内陆省份。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拮据的经济、多山的地貌等,使大多数贵州人视出国留学为畏途,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出国留学,贵州留学教育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据清政府1901年12月的《日本留学生调查录》统计,当时中国在日留学生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荣;马宗荣社会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述胜;民国时期社会教育问题论纲——以制度变迁为中心的多维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2 范玉红;中国近代社会教育思潮与图书馆观念的迁变[J];图书与情报;2005年03期
3 王雷;“社会教育”传入中国考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4期
4 仪淑丽,潘曦;我国社会教育发展的历史思考[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5 韩秋红,赵志军;社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1期
6 范并思;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J];新世纪图书馆;2004年06期
7 刘幼昕;论社会教育化与学校教育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8 范玉红;中国近代图书馆建设的社会教育意识[J];图书馆;2005年04期
9 赵厚勰;论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J];图书馆学刊;2004年06期
10 扶小兰;论近代中国社会教育发生和发展的原因[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奕;;在血雨腥风中前行[J];贵阳文史;2011年04期
2 张昭军;;章太炎《告满洲留学生》考辨[J];史学史研究;2011年03期
3 陈治利;;周总理接见我们保钓第“0”团[J];台声;2010年10期
4 林盛中;;“保钓运动”的主要功绩[J];台声;2010年10期
5 刘奕;;林青:愿将满腔热血 换来幸福人间[J];贵阳文史;2011年04期
6 彭建德;;同学少年多不贱[J];读者(原创版);2007年12期
7 ;学生:学堂不能碰[J];文史月刊;2011年09期
8 王民三;吴晓莉;;用日记记录西进之路[J];贵阳文史;2011年01期
9 王录生;;我为“遵义事件”计算死亡人数[J];炎黄春秋;2011年05期
10 刘奕;;“七·一九”事件:血的洗礼[J];贵阳文史;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茂庆;;福建船政学堂赴欧留学生的贡献及其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王中刚;;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3 马文骏;;贵州省政协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讲话[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4 王思齐;;贵州省政协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讲话[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5 龙志毅;;贵州省政协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讲话[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6 孙淦;;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后记[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8 龙超云;;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讲话[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9 袁荣贵;;贵州省政协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主持词[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10 冯祖贻;;清末贵州社会与贵州辛亥革命[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石孙;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留学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志强 副教授 王瑞华;中国留学生与辛亥革命后的社会进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3 郑智勇;丁日昌促成中国首批留学生赴美[N];学习时报;2003年
4 屠亚芳;嘉兴名人与百年前的留学潮[N];嘉兴日报;2005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李梁 实习生 董书华;“海归”从政百年演进[N];南方周末;2005年
6 李喜所;清末的归国留学生考试[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高小兵;历史告诉我们[N];中山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覃敏笑;八路军和新四军中的黔籍人[N];贵州民族报;2005年
9 王慧敏;矢志振兴中华[N];人民日报;2005年
10 周继厚;两枚纪念章 一段抗战史[N];中国档案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范连生;建国初期三农问题与乡村社会变迁(1949-1956)[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傅羽弘;伪满洲国时期东北知识分子的日本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玉青;清末教育改革与帝制危机[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剑利;留学生与南京政府兵工事业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3 邢瑞;清末民初陕北留学生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4 黄鑫;抗战时期贵州的县政建设[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雯;清末民初贵州私塾改良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思;近现代苏州留学生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高艳妮;民国贵州新生活运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伟华;近代中国的游学与海归(1900-1937)[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冯吉红;晚清留学生地理分布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覃婷婷;1937年的贵州旱灾与救济[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23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2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