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等级分类现状与思考——以H市两所高中为考察对象
本文选题:教育过程 切入点:等级分类 出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育社会学对教育不平等的研究忽视了对学校教育过程的挖掘。实际上,学校在教育的社会阶层再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不断地在学生中间制造等级分层,并且通过一系列策略强化学生对学校内部不平等的认受;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学校的等级策略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学校通过公开的分类,以隐蔽的手段将学生的家庭资本与学业前途对应了起来。通过对学校教育过程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发现教育过程阶层再生产的隐秘。
[Abstract]: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glects the excavation of the process of school education. In fact, schoo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ocial strata of education. Schools constantly create hierarchies among students. And through a series of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acceptance of inequality within the school;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family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adaptability to the hierarchical strategy of the school; schools through open classification, Through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school education, it is helpful to find out the secret of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作者单位】: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22) 安徽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
【分类号】:G40-0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轶芳;;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冲突理论述评[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陈磊;;群体精神与惯习塑造:法国名牌大学场域微观教育行动考察[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3 李涛;邓泽军;;国际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发展脉络、治理模式与决策参考[J];江淮论坛;2012年01期
4 杨东平;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英;区域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选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罗兴根;教育平等与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两种态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汪昌华;;论班级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顾云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问题与话语——一种课程与教学文化现象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查啸虎;教育机会均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周元宽;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权威的消解[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翟莉;学生家庭文化:影响师生关系的“远位变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孙志飞;;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司诺;;从功能主义教育观看中学语文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徐静;;中国农业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政;;教育公平的文化视角[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季苹;;美国激进的非学校化思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何文胜;;语文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照旭;;简析我国高考制度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不足[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吴有富;;促进贵州民族高校建设的几点思考[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叶萍;;浅议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流动的问题——基于对教育资源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曹邦勤;;终身教育视野下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以高考弃考现象为例[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姜一蕾;关于在义务教育中实施市级统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玉洋;大学生德育社会化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小雪;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芦杰;基于生态足迹的黑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玉桂;转型期保障高等教育公平的政府责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周铁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孙巧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习敏;试谈办重点学校的几方面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2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Б.С.格尔顺斯基 ,段合珊;教育科学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06期
2 李德显;论教育的简单要素[J];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05期
3 李连根;;论校风建设[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年04期
4 孟祥林;;教学过程最优化: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的分层教学策略[J];民办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5 张素艳;蒋重清;赵玉友;;教育过程中的“动之以情”解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郭慧;綦翠华;;略论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黄兆雄;;教育与知识价值的定量计算[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5年07期
8 夏地;;教育控制论点滴[J];现代远距离教育;1985年03期
9 朱佩荣;;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原则(三)[J];全球教育展望;1989年04期
10 任乃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分寸”的运用[J];教育管理;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艳宇;;试析心理效应在教育过程的运用[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凤环;;如何避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心理伤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3 周宗奎;;农村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卜江文;文慧;刘汉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过程中的心理伤害[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蒋慧杰;;聚焦那些“耀眼”的三等星[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6 孙芳;张新蕾;;初一某班女生青春期教育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录生;;对教师素质评价的一些意见[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8 李谦;;减缓学生心理和精神上压力的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黄丰兰;;疏导学生逆反心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杨丽芬;;关于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简要分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吕诺 张宗堂;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越来越低[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记者 龙军;湖南农村教育将再次“加速”[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夏树;绝不允许乱掏农村学生腰包[N];农民日报;2001年
4 詹国兵 苏燕 黄军生;政府牵头系好学生“安全带”[N];福建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蒋夫尔;农村学生家长渴望给孩子一技之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常河;尚有十万农村学生未纳入“义保”[N];江淮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吴桦源 通讯员 覃遵奎 肖长谦 张斌;湖南永顺4万多农村学生走进新校园[N];西部时报;2006年
8 记者 王晶邋特约记者 梁炜;6亿元投资造福农村学生[N];湖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进业 文远竹;农村学生在流失[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郭振纲;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现象是全社会的责任[N];工人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光海;学校教育角色化问题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D];南京大学;2002年
5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坚;延续的痛苦——身体社会学视域中的农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算;农村新课改推进中的城市偏向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王艳芹;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的解构及建构[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3 王欧;文化排斥:学校教育进行底层社会再生产的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忠平;村落中的“流浪者”[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林秀梅;社会阶层差异对教育过程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龚爱军;农村学校“主体性”教学模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卢妮娜;走向教育过程公平[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丹丹;农民工文化资本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悦;教育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鹏梅;农村地方课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73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57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