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课程设置与晚清英语教育启蒙
本文选题:京师同文馆 切入点:英语教育 出处:《兰台世界》2012年30期
【摘要】: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新式外语学校,在中国外语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对晚清英语教育有启蒙作用。
[Abstract]:As the first new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organiz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Beijing Shi Tong Literary Museum 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It has an enlightening effect on 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9;H3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雷钧;京师同文馆对我国教育近代化的意义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7期
2 项锷;;再论同文馆之争[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清辉;;论福建船政学堂与福建教育的近代化[J];福州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李强;;中国近代教育溯源——以1900年之前的京师同文馆为视角[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S1期
3 李俊香;;开启中国的新式教育——文祥与京师同文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胡龙青;余蕾;;清代京师同文馆的翻译实践与外语教育[J];兰台世界;2010年15期
5 刘丽;王小丁;罗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研究综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梅婷;京师同文馆教学模式对当代外语教学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孙凤娟;姜伟宏;;京师同文馆办学模式对当今教学的启示[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06期
8 高莹莹;邬池雪;;京师同文馆自然科学教育之得失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时峗;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近代化研究(1897-1937)[D];河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路莹;洋教习与晚清新式学堂的建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海亮;京师同文馆与中国近代化[D];山西大学;2004年
3 何琳;民国初年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考察[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俊香;开明满族政治家文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兆强;丁韪良对京师同文馆发展的贡献[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贾永堂;我国教育改革中教育观转变难的文化原因探析——以京师同文馆加设天文算学馆引起的争议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艳霞;;清末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及其启示[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2 孙维路;;教会学校与我国的早期英语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严来庆;;浅析清朝时期英语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科学大众;2008年10期
4 范立彬;王春侠;;从京师同文馆看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发端[J];兰台世界;2011年05期
5 闫海燕;;英语教育与政治、经济环境的关系[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6 郝淑霞;京师同文馆的俄语教学[J];中国俄语教学;2004年02期
7 张美平;;略论京师同文馆的英语教学特色[J];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8 冯琳娜;;京师同文馆英语教学及其对当代外语教学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年47期
9 胡德映;中国英语教育九十七年回顾[J];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04期
10 常金艳;高师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赖铮;;从历史的观点看中国的英语教育[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江亦川;;有关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包松朴;;英语教育中如何实施被动学习向主要学习转化[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4 马玉红;;谈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及原则[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吴婉秋;;英语教育的困境、反思与对策[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唐发年;;高校英语隐性课程刍议[A];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科技节老师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杨明仪;;英语教育“虚高过热”急待降温[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8 李卫平;刘慧莉;乐莉;;云南高职院校改革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梁玉英;;新课改下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初探[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郭晓岚;;浅谈有效提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途径[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财经大学 郝丽萍;中国发展可能受制于英语教育劣势[N];中国财经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付清;用快乐英语拉近深圳与世界的距离[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江西南丰县市山镇中学 刘春云;新课标下英语教育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学[N];学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巫楠;为什么我要学外语[N];经济观察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坤宁;为英语教育注入新鲜血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纪康丽;英语教育遵循“新东方”模式?[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绵阳师范学院 郭凤鸣;英语教育也讲究文化性格[N];光明日报;2011年
8 孙欣;英语教育与科技创新的关系[N];吉林日报;2010年
9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杨月娟;中职英语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交际技能[N];恩施日报;2010年
10 首都师范大学 曹敏;架起文化与英语教育的桥梁[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波;现代韩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的演进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朱海玲;马来西亚英语教育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谢李雪;D县小学英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丰;印尼英语教育研究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陶加辉;重庆市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王一yN;长春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冯都乐;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职前专业化发展与专业认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绍洪;中国部分外国语学校英语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陈凤葵;试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与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佩群;藏族小学英语教育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1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701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