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话语维度的重设
本文选题:教育话语 + 维度重设 ; 参考:《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12期
【摘要】:教育话语的转换是当下一个热门话题,理想中的教育新话语要符合可理解性、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等语用原则,这样才能成为教育实施双方相互理解的手段,从而使主体双方能够获得沟通和实现教育的成功。教育新话语的转换和变革可以将价值性维度、生活性维度和效用性维度作为转换的基点。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discourse is a hot topic at present. The ideal new educational discourse should conform to the pragmatic principles of comprehensibility, authenticity, correctness and sincerity, so as to become a mean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educational implementation. So that both parties can communicate and achieve the success of educ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new discourse can take the value dimension, the life dimension and the utility dimension as the ba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项目编号:12YJA71005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莉;黄柯;;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2 俞吾金;;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J];探索与争鸣;2011年01期
3 潘晴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推进的路径[J];探索与争鸣;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山;关于评价理论的探讨[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孔国保;邓小平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标准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武建敏;;实践法学要义[J];河北法学;2009年01期
4 罗光晔;曾丽;;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吴兰丽;主体认识中的图式问题[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张利荣;;两种价值观影响下的现代大学教学责任[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姚伟;试论档案价值的形成及档案价值的特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张训;刑事政策问题辨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陈斌;;多维视角下的价值探略——价值的系统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刘祖云;论群众对公共行政活动的评价[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9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芸;羊毛衫产品的顾客评价标准和满意度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多旺;法家的功利价值取向与泰国的兴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仓莉;科学技术对环境产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蕊;论信息化对诉讼领域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姚颖;中部地区基层公务员职业价值观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尹成;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志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卫华;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冯建军;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高秉江;生活世界与生存主体[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吴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应当体现人文关怀[J];求实;2008年07期
4 石书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J];探索;2003年03期
5 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贺杰;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受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美香;;解构思维与教育话语[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5期
2 胡之骐;;论师生教育话语的特殊性[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3 吴宗杰;抑制课程自主性的控制符号——教师发展的话语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4 荀渊;;话语、教育话语及近代中国教育话语的形成[J];大学(学术版);2011年08期
5 胡之骐;;师生教育话语差异的表现形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骆峰;;论当代教育话语模式及其发展趋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魏建培;;伯恩斯坦的“教育话语”概念探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黄河远;;教育专业话语要面向教育大众[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9年01期
9 陆海棠;;透视学校教育话语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9期
10 郑玉飞;;新教师专业学习的教育社会学分析——伯恩斯坦社会学理论的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严霞;;诗意地言说课程行动研究——初探行动研究话语的表述[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刘静;;教育史学的想象力——后现代史学观与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陈大伟;一个亲历者眼中的“超级教师”评选[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刘志英;看看在BBS上的教育热点话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上海建平中学校长 程红兵;学校发展与现代学校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 程红兵;校长要关注课改价值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美桢;冰心永远是冰心[N];福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周勇;知识、教化与欲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明明;感知的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黄望莉;从都市景观到革命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7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闫旭蕾;教育中的“肉”与“灵”[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牛海彬;批判与重构—教育场域的教师话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兆松;遮蔽与理解[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平亚;“生活论”教育话语的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美香;我国教育话语批判与建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赵丛聪;电视益智节目的传播符号意义的解读[D];南昌大学;2008年
5 刘宝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与话语研究(1949.10-1956.12)[D];天津大学;2007年
6 王涛;追寻教育的语言基础[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菲;当代教育管理学术话语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航飞;法学视角下的中学教师话语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玉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观念的变迁[D];聊城大学;2010年
10 许雪梅;研究性学习与基础型课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01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80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