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郭秉文教育改革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23 15:43

  本文选题:郭秉文 + 平衡 ; 参考:《教育评论》2012年04期


【摘要】:郭秉文从教育性质、教育主体和教育标准等方面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所在,力主教育制度变革。在寻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改革取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的改革路径,以及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渐进式改革方略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与实践。
[Abstract]:Guo Bingwen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nature, subject and standard, and advocate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 the aspects of seeking the reform orient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reform path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ttom-up and top-down, and the strategy of gradual reform combined with modern and traditional,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n the original thinking and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度一般项目规划基金课题“‘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10YJA880034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杰出教育家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文号苏教科规领[2011]3号
【分类号】:G40-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1998年05期

2 龚雪;;关于“平衡”教师与学生惩罚观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期

3 史玉军;;如何看待“发泄墙”[J];大众心理学;2004年07期

4 周德;;自信是积极向上的动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6期

5 王凤花;;教学质量监控中教师话语保障机制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6 姚炎昕;;基于心理契约视阈下的教师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7期

7 梁洪坤;高萍;;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剑;;“杜威中国之行”若干史实考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郭齐家;;关于“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的一些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交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4 李高峰;;华美协进社社务及其特质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李高峰;;华美协进社之缘起与改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罗小琼;;“中华教育改进社”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何树远;;中华教育改进社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单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国(下)[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聊城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剑萍 聊城大学讲师 杨旭;杜威与中国现代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 储朝晖;陶行知教育生涯中的细节与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岚霞;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红艳;走向平衡-我国教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探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7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057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1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