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课程策划:意义、可能性及其实现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calls for individual curriculum planning. Self-curriculum planning is a kind of educational planning for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goal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ized curriculum and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tion subject, it corresponds to offici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ssence, it challenges the mandatory and standardized nature of traditional school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 and purpose, it points to individual active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development. The change of curriculum policy and system makes self-curricular planning possible, and the change of school and its function makes it necessary and necessary. To realize self-curriculum planning, curriculum re-conceptualization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to students is the key.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程晗;中国教育策划探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期
2 赵宁宁;;存在性符号的人性化历程——课程研究问题史的文化哲学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3 申仁洪;;论基础教育课程的生涯发展特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4 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张光义;试论教育策划的概念、特征及实践意义[J];教育探索;2004年02期
6 叶澜;终身教育框架下学校功能的变化[J];上海教育;2005年02期
7 葛大汇;论教育策划[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9期
8 汪明霞;;自我策划教育校本实践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5期
9 赵颖,郝德永;当代课程的自主品质与自律途径[J];学科教育;2004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程晗;中国教育策划探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0期
2 潘洪建;我国课程实验20年:回顾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2期
3 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上)[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01期
4 德博拉夫 ,钟启泉;学科课程改革的问题[J];外国教育资料;1996年05期
5 袁桂林;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价值基础[J];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05期
2 黄清;影响课程政策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3 李森,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的本质及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4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制定的价值原则与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5期
5 胡东芳;课程政策制定的基础性条件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的定义、本质与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7 胡东芳;论课程政策研究的系统分析框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胡东芳;新中国课程政策的历史回顾与理论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9 胡东芳;从利益的对立到利益的和谐——课程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6期
10 张家军,靳玉乐;论课程政策主体[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宝山;国际视野的学生评价引发课程政策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马开剑;上海与香港:一种课程新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何玉凤;校长如何增强课程执行力[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高靓;台湾课改是怎样从争议走入常态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本版编辑 周济 Г.A.巴雷辛 朱小蔓;经典与现代:牵手俄罗斯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邋姜丽静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欧群慧 罗吉华;地方课程建设在民族地区大有可为[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赵小雅;从“教材”到“课程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记者 褚宁;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N];解放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玲;博弈视野下的课程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屠莉娅;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廖辉;学校课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政策发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勇军;课程政策实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宝玺;地方课程政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柯政;地方政府的课程政策执行行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石艳;信息技术课程的诞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路宁;课程政策中的课程权力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亚鹏;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丽桦;所有人的学校也是每个人的学校——当前法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方宏常;论我国三级课程政策的运行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欧阳欢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91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19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