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当前我国课程建设的困境分析

发布时间:2019-05-07 01:25
【摘要】:当前我国的学校课程建设遭遇到种种困境与误区,主要表现如下:在课程建设过程方面,课程建设比较随意,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在课程管理方面,缺乏系统观念和科学布局;在课程建设内容方面,课程内容重复低效、缺乏整合,课程资源领域开发不够、缺乏共享、利用低效。只有科学地处理好课程建设过程中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努力探索适应当前改革发展形势的课程建设策略与路径,才能走出课程建设的困境,使课程建设工作服务于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并取得明显成效。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choo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has encountered various difficulties and misunderstandings, the main performance is as follows: 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relatively random, lack of scientific, normative; In the aspect of curriculum management,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concept and scientific layout, and in the aspec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curriculum contents are repeated and inefficient, lack of integration, insufficient exploit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lack of sharing and utilization of ineffici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Only by scientifically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ntents 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and paths fo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an we get out of the predicamen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ak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erve the improve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quality in the course of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and obtain obvious effect.
【作者单位】: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分类号】:G423.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本陆;;关于我国现代教育发展阶段问题的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王振华;;论高校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7年30期

3 王本陆;潘新民;;“全资源课程”建设:案例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8期

4 唐世纲;;论课程管理的困境及其出路[J];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课程建设管理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7期

2 金潇明;;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张克华;;高职院校课程管理有效性探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杨跃;孙学杰;冉传海;;开放创新、合作开发,努力提高高职实训教材质量——以《典型焊接接头电弧焊实作》特色教材创编为例[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曾敏;霍智勇;;“三维动画”课程教材建设与教改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5期

6 张克华;孙兴杰;;高职院校课程管理有效性探究[J];广西教育;2010年21期

7 于瑶;;创业让大学教育契合生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6期

8 王金云;;我国课程管理问题研究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陈慧芬;;信息化条件下高校计算机实验课程编排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年20期

10 陈雁;;简论高职院校课程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8年3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碧乃;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管理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2 徐建东;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建军;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孙科;高校课程开发激励机制的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爱芹;主体性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饶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实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振华;;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2 王伟廉;高校课程管理:中国高校教学改革亟待开发的研究领域[J];江苏高教;2001年02期

3 吴泠;高校课程建设刍议[J];江苏高教;2005年03期

4 冯婉玲;段远源;;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与制度保障——兼清华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案例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8期

5 戴伯韬;论研究学校课程的重要性[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1期

6 娄玉琴;;以先进教育理念推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7 黄荣怀;郭芳;;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10期

8 唐任仲,O.Mejabi;过程管理技术[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万书栋;;精品课程建设之探究[J];办公自动化;2007年04期

2 李福刚;;区域推进课程改革 整体提升教育质量——长子县县域教育均衡内涵发展之路的探索[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7期

3 乔晓冬;文化与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4 张利顽;;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 大力推进柳林教育内涵化发展步伐[J];品牌(理论版);2009年Z2期

5 边巴次仁;;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西藏科技;2007年10期

6 康健;;帮助每一所学校恢复“草根”的生机[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7 和学新;张丹丹;;论学校课程制度[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2期

8 聂荣鑫;;后现代知识观中的课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6期

9 高军;;国际视野下课程发展趋势及对我国课程建设的思考——以首批国家课改实验区南山区为个案[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11期

10 江城;任正中;;綦江经验:淬炼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坚实之路[J];今日教育;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岩;孙成起;;21世纪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思考[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帕梅拉·克婷;李新翠;;素质教育在美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秦行音;;对教育质量的国家控制——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与评价的历史与现状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翟静丽;;“就近入学”政策反思[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爱民;鲁晨光;;量化评测教育质量的数学理论与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8 张佩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赵丽秋;;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不平等——教育质量不平等的影响[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10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究中心 张炳华名师工作室 龚向东;课程改革如何获得理想的教育质量?[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3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4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5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6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副校长 程仲;教研组长,领起你的教研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校长 朱震东 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 张念强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关明福 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 苏先照;课程改革之我见[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余桂林 曾粮 凌恭晴;民进江西省委关注农村教育质量下滑现象[N];人民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桂绍贞;台湾基础教育质量保障管理策略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2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霍振响;农村远程教育背景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郭胜兰;论校本培训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东平;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70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470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f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