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心育活动课中的若干困惑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9-09-27 06:00
【摘要】:正十余年的心育课程探索实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成功和经验,也给我们脑海里留下了许多问题和困惑。有的教师在心育课程的路上走了许久,感觉一开始目标好像还很明确,但是走的路多了,遇到路人质疑的目光也多了,心里反倒犹豫起来,担心自己的路是不是会走错。其实,心育课程从一开始就
【作者单位】: 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妍君;李昀;;团体辅导在加大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主动性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2 林红;刘国秋;;农业院校大学生考试焦虑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5期

3 张莹;林丽;李灵;;团体辅导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4 刘春兰;;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促进福利院儿童同伴交往的团体辅导方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7期

5 许静;;大一新生抗逆力团体辅导的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6 涂冬侠;;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7期

7 邱小艳;唐君;;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8 袁凤梅;;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思考[J];品牌(理论月刊);2011年01期

9 张彦;;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10 朱茂玲;苏英姿;;朋辈心理咨询团体辅导方案设计[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玲;李佳;陈玉君;赵霞;;大学生性与恋爱心理困扰——团体辅导方法与效果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王玲;唐原;陈志静;;中学生自杀事件的紧急心理干预[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附录:其他论文[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临床与咨询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林峰;艾炎;郭海峰;;90后新生心理问题探析及干预对策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二十年回顾[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王云彪;张国成;杨倩音;李宪琴;王占龙;;以心理健康活动月为载体,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忠宇;吕冬诗;夏宝慧;;刍议高校朋辈心理辅导队伍建设——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朱会明;;澳门地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现状及模式[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鲁克成;李志宏;;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建设[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甘勃;蜕变 从谋食者到谋道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杨秀君;重新认识内向性格[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记者 曾永联;南宁心理专家完成救治工作由川返邕[N];广西日报;2008年

4 张冠年;南宁心理专家结束工作返邕[N];南宁日报;2008年

5 赵永新;需要心理援助的不仅是受灾群众[N];四川科技报;2008年

6 狄方;三级心理维护网试解未成年人心结[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记者 卢文洁 通讯员 朱玉尊;大学班级“新官” “心理健康委员”[N];广州日报;2007年

8 黄橙;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爆发之前做什么?[N];科技日报;2008年

9 张冠年;南宁心理专家点亮灾区群众“心灯”[N];南宁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吴芳和 通讯员 张灿灿;如何让大学生远离“心病”?[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菊;团体辅导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贝贝;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抑郁倾向的干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付秀华;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武彦培;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丽丽;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古淑青;团体辅导对改善初二学生母子关系的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施江玉;团体心理辅导在女性戒毒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常小青;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2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542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c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