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为何要转向——兼论新时代的教育公平观
发布时间:2023-02-27 17:28
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目标群体态度、价值观念与执行路线的新转向源于少数族裔与主流族裔、亚裔与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机构与政府之间的相互博弈,其转向背后反映"个体平等"与"差异公平"理念的同时,体现了利益群体对新教育公平观的诉求。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向的当口,借鉴美国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转向呈现的经验与教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教育治理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目标构建多样性治理模式,对有效优化教育公平结构和构筑我国新时代的教育公平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肯定性行动”新转向
(一)目标群体的态度转变:亚裔加入质疑的队伍
(二)价值观念的转向:由“平等与补偿”到“多元且精英”
(三)执行路线的转移:全面取消少数族裔优惠招生
二、“肯定性行动”转向的导因:多方博弈
(一)少数族裔与主流族裔
(二)亚裔群体与教育机构
(三)教育机构与政府
三、博弈背后:利益相关者对新教育公平观的诉求
(一)“个体平等”观念奠定转向基础
(二)“差异公平”理念推动政策纠偏
(三)“肯定性行动”存废之争:新教育公平观浮现
四、对我国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启示:趋向多样性的治理模式
(一)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增进教育治理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三)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防止新的差距
五、结束语
本文编号:3751143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肯定性行动”新转向
(一)目标群体的态度转变:亚裔加入质疑的队伍
(二)价值观念的转向:由“平等与补偿”到“多元且精英”
(三)执行路线的转移:全面取消少数族裔优惠招生
二、“肯定性行动”转向的导因:多方博弈
(一)少数族裔与主流族裔
(二)亚裔群体与教育机构
(三)教育机构与政府
三、博弈背后:利益相关者对新教育公平观的诉求
(一)“个体平等”观念奠定转向基础
(二)“差异公平”理念推动政策纠偏
(三)“肯定性行动”存废之争:新教育公平观浮现
四、对我国新时代教育公平的启示:趋向多样性的治理模式
(一)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增进教育治理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三)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防止新的差距
五、结束语
本文编号:3751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7511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