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课堂教学互动及其优化策略——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13 02:28

  本文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及其优化策略——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 教学互动 符号互动理论


【摘要】: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从微观层面关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一种反实证的社会学理论。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自我之间、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存在着教师的主—客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的主—客我互动;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需要优化教学互动顺利进行的前提,调动教学互动的主体,选择贴近学生经验的互动媒介,巧用教学等待。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互动 符号互动理论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符号互动理论是从微观层面关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一种反实证的社会学理论。“它试图解释人们用什么方式定义、理解与处理他们所处的情境,并对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变化发挥作用的”,“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创造与运用符号;人类通过识别他人使用的符号,运用符号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恩来;符号的世界——人学理论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尔人学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李如密;王冬黎;;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8期

3 焦方瑞;;米德符号互动论之教育蕴义[J];现代教育论丛;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4 李世友;雷蒙·阿隆国际关系学说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梁德阔;;社会资本理论对社会学方法论二元对立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张家喜;;我国虚拟财富市场泡沫化倾向的内在机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李群;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兼论师生交感互动教学模式及其构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心悦;;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6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宋宝安;张一;;创新社会管理:控制物价促进稳定的基本战略[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之场域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9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艳君;初中教师间竞争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9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晓丹;明清家训家规文化及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岳伟;;教育过程的不确定性与教育计划、教育预测的限度[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7期

2 钱雅芳;;有效调控节奏 学会教学等待[J];文学教育(中);2010年05期

3 宋丽范;;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为胜;王莉;;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浅议教学互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0期

2 成功;;加强教学互动 优化课堂教学[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陈英;;“退耕还林”带给高教课堂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9年04期

4 范海雁;;高校专业课课堂教学方法探究[J];科技信息;2009年21期

5 陈丽萍;;课堂教学互动效应的内涵、层次与演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岳娟娟;王中强;李碧元;;教学互动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8期

7 陈向阳;;浅谈课堂教学互动效应的内在机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01期

8 李沛清;搞好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9 陈国权;;教学互动需要合理调节[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5年01期

10 路冰松;;好课“七性”[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芳;;高校课堂教学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2 杨大千;刘彦红;;高校课堂教学艺术性之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朱华;刁震;杨孝军;郑飞云;;妇产科课堂教学互动空间的探讨[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汤玉琴;;场效应在《苯》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郭丽清;;构建“扎实”和“朴素”的理想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7 李凤平;;对提高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认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戴凤亚;;捕捉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郭尚兴;杨朝军;姜玲;;MTI必须坚持为国际文化交流、国内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斯琴图亚;;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坤;课堂教学应该追寻什么[N];大连日报;2008年

2 安定区大城小学 贵美玲;浅议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N];定西日报;2008年

3 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中心小学 高兆华;课堂教学,从“改变一点点”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周华清;设置好结构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N];盘锦日报;2008年

5 明冰洁;新课程课堂教学之我见[N];驻马店日报;2005年

6 罗田义水学校 夏国银;课堂教学要处理好三种关系[N];黄冈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裘湘;细节决定成功[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8 山西省壶关县东柏林小学教师 马志良;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N];中华新闻报;2007年

9 韩 丽 马玉顺;新课改最大的误区——课堂教学的形式化[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稻城县桑堆小学 土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于波;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晓莉;《伤寒论》中英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孙庆红;“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金所;中学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曾令英;高等师范学院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占丰菊;课堂教学中教师互动性决策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俊卿;中职信息技术课程开放性课堂教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秋云;中学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毛小英;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国宏;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10 彭启燕;中学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4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64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d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