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烟台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22:07

  本文关键词:烟台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研究


【摘要】:急剧变化的社会和多元取向的价值观,使得中小学生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世界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而言,1999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又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更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途径。 烟台市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相对较早的城市,教育决策部门的重视和措施促使烟台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相对成熟。本研究以烟台市为例,希冀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烟台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确认,继而进行深入的、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主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价值取向、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以及教育途径等几方面对国外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教育模式、课程研究等方面对国内文献进行了梳理。因此得出如下结论: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为:重视师资、强调发展、体现差异。 第三部分为现状调查。对烟台区域内的120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客观真实地反映出烟台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第四部分存在问题。基于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烟台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如城乡发展不均衡、课程实施不规范、师资匮乏等问题。 第五部分为对策。基于现状调查和问题梳理的基础上,从认识转变和基本途径两方面提出具针对性策略和建议。 第六部分为结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途径。必须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来达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引言10-14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1.1 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10
  • 1.1.2 新课改的需求10-11
  • 1.1.3 我的认识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研究方法12-14
  • 1.3.1 文献综述法12-13
  • 1.3.2 问卷调查法13-14
  • 2 研究综述14-21
  • 2.1 国外研究的现状14-17
  • 2.1.1 价值取向14
  • 2.1.2 教育目标14-15
  • 2.1.3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5-16
  • 2.1.4 教育途径16-17
  • 2.2 国内研究的现状17-19
  • 2.2.1 教育模式17-18
  • 2.2.2 课程研究18
  • 2.2.3 评价研究18-19
  • 2.3 简要评析19-21
  • 3 现状调查21-30
  • 3.1 调查目的21
  • 3.2 调查对象21-22
  • 3.3 调查工具22
  • 3.4 调查内容22
  • 3.5 结果与分析22-30
  • 3.5.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外在支撑的基本情况22-24
  • 3.5.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在支撑的基本情况24-28
  • 3.5.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28-30
  • 4 存在的问题30-37
  • 4.1 存在问题30-34
  • 4.1.1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政策不够落实,各地区发展不均衡30-32
  • 4.1.2 系统科研成果欠缺,课程实施不够规范32-33
  • 4.1.3 教师专业人才匮乏,缺乏专业培训33-34
  • 4.2 成因分析34-37
  • 4.2.1 政策与投入不成正比34
  • 4.2.2 专业的指导团队尚未完全形成34-35
  • 4.2.3 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35
  • 4.2.4 新课程改革中的素质教育探索仍然存在缺陷35-37
  • 5 对策37-41
  • 5.1 认识要转变37-38
  • 5.1.1 制度建设要规范37
  • 5.1.2 实施过程要完善37-38
  • 5.2 基本途径38-41
  • 5.2.1 职称评审建立39
  • 5.2.2 专家资源库的建设39
  • 5.2.3 评价研究的启动39-40
  • 5.2.4 专业培训的针对性增多40-41
  • 6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 1 校长问卷45-49
  • 附录 2 教师问卷49-54
  • 致谢54-5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沈贵鹏;对初中《思想政治》的课程论思考——兼谈心理教育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10期

3 陈道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教学与辅导[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0期

4 张大均,陈丽;关于心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3期

6 沈贵鹏;五种心理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7 李志;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06期

8 解秀新;;日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J];日本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9 崔景贵;论心理教育的分化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边玉芳,郑艳球;杭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本文编号:703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03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6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