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的认知模型构建——基于复合研究范式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网络学习的认知模型构建——基于复合研究范式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学习过程 认知模型 网络学习 认知加工 社会建构
【摘要】:从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研究局限分析了学习机制与认知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模型为基础,借鉴社会建构主义、分布式认知和生态学理论,从复合研究范式的视角构建一个网络学习过程的认知模型,促使研究者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网络学习过程的基本原理。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学习过程 认知模型 网络学习 认知加工 社会建构
【基金】: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JB105)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基金科研项目“网络学习理论与教师培训研究”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学习机制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可以发现各种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有着不同的解释。从半个世纪的研究历程来看,有关人类学习机制及其认知模型的研究经历了多次转向,研究者的关注点经历了从认知加工到意义建构、从个体认知到社会认知、从一般过程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2 张建伟,孙燕青;多媒休与网络学习的心理机制[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林伟,伍忠杰;网络英语课程与英语学习者自主期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安福杰;依据心理学理论设计多媒体课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9期
3 何根荣;麦裕华;肖信;;对国外化学实验教学网站信息呈现方式的浅层分析[J];化学教学;2007年08期
4 林众;冯瑞琴;;多媒体教学中的知识建构[J];教育科学;2007年02期
5 何善亮;;教育的至善:让学生享有“自尊”——“自尊”的教育价值、生成机制与顺畅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6 林众;冯瑞琴;;多媒体教学中的认知机制[J];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7 谭亚琴;;现代多媒体与美术教学[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04期
8 陈红;网络英语阅读自学课程中的反馈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01期
9 鲁军虎;;建构主义与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教学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学慧;;人的时代的真正来临——论外语电化教学在心理层面的优势及其启示[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游妍丽;;透过音乐教育和大脑的关系引发出的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3 尚晓青;DGS技术与初中几何教学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福杰;整合心理学理论设计多媒体学习环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邓喜红;中学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凝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及其分析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永锋;基于认知的多媒体学习信息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窦荣军;在线学术交流环境设计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单举芝;基于建构性学习的中小学多媒体学习资源库的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唐勇;《中国古代建筑》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晓艳;两种图像呈现方式下留学生看图写作任务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栾文娣;多媒体学习效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3 武法提;基于WEB的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4 马德芳;;“在交互中共享学习生态”的自主学习模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张建伟,吴庚生,李绯;中国远程教育的实施状况及其改进——一项针对远程学习者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6 田学红,张东;文章标记效应的类型、产生机制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宋广文,李寿欣,王新波;学生认知方式影响文章阅读理解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2期
8 郑信军;阅读速度与提要位置对不同认知方式学生信息保持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9 李季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综述——梅耶的四隐喻说[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10 何先友;不同阅读水平与文章熟悉程度条件下文章标记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宏;;以认知建模为支架的适应性学习系统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2 龚正行;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J];中小学管理;1997年Z1期
3 袁英;;引导学生有效学习——针对90后学生时代特征引发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孙虎;李春杰;;多元化设计网络学习评价体系[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8期
5 丁晨丽;;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感流露的价值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6 张红;;做个有学习力的班主任[J];班主任;2011年07期
7 叶四山;;学习之美的审视[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2期
8 刘立庆;;关于自主学习与教学有效性[J];教学与管理;2011年22期
9 林少群;;从评课入手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7期
10 陈焕章;;劝君莫做誉抄公[J];大众心理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凯敏;韩关德;;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分析与疏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秦启康;奚仲廉;;“开潜教育”的心理学研究[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陈列尊;;复杂认知模型与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陈德安;申国昌;;荀子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陈列尊;;复杂认知模型及其对教育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俊山;卢家楣;柯慧;;中小学生学习生活质量及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宁;;一种学习心理模型的理论构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唐燕;;通过多种途径探讨学科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动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忠;;韩非的学习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范广玲;;中学生心理常见问题的思考及对策[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佳 编译;21世纪的学习什么样[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刘赫;朱熹的学习过程论[N];科学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茂 编译;学习也有新智慧[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武都区汉王镇麻池小学教师 宗顺全;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识字方法渗入教学[N];陇南日报;2010年
5 程介明;从“发掘取向”到“培育取向”[N];天津教育报;2007年
6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赵庆军;学做一名有效的课堂管理者[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吴建章 陈英杰;顺平县企业家热心助学成风尚[N];保定日报;2008年
8 刘海燕;动机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N];伊犁日报(汉);2010年
9 静海一中 张福宾;浅谈教师在学生自我探究中纠错的策略[N];天津教育报;2010年
10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教育科研中心 蔡新平;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8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自红;基于知识管理的高阶学习过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杰;学习时间分配的词对位置效应及其与议程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朝霞;图形组织器促进学习维度和理性思维发展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商蕾杰;网络课程的学习支架设计[D];河北大学;2009年
6 何蕾;Web2.0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向文;面向复杂学习的整体性教学设计模式探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王毅;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胡丹;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随霞;在线社会性学习过程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05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0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