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韩国、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摘要】:国家认同作为软实力,对于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亚洲发达国家,以韩国、新加坡为例,在国家认同教育中,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做法,积累了丰富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笔者通过对亚洲发达国家国家认同教育的特点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对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启示。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关键词】: 发达国家 国家认同教育 启示
【分类号】:G53
【正文快照】: 国家认同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心理活动[1](P9-12)”,是公民对其国家主权、政治主张、政治制度、道德价值观、历史文化传统等的认同。国家认同中的国家指的是作为国际关系基本行为体的“主权国家”。现代民族国家既是“法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素勤;浅析新加坡的华文教育[J];东南亚纵横;2003年05期
2 王丽郦;关于中西家庭养老的比较思考[J];西北人口;2004年06期
3 胡灿伟;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及其启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杨复兴,梁君林;家庭组织的演变和重建家庭保障制度[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光富;国外领导人才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叶艳;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王芳;论儒家文化对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5年
3 严凤明;新加坡的民族、宗教政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小京;21世纪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王天桥;中国和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大利;李光耀执政时期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白叶;社会变迁与新加坡华人宗乡社团之演变[D];厦门大学;2007年
8 任猛;建设新农村背景条件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9 耿晓燕;论新加坡政府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作用[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邝少明;论西方国家公务员的宪法地位[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士龙;;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J];新农村;2011年08期
2 张媛;;浅谈教师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夏建白;;主编按语[J];科学通报;2011年20期
4 郑延才;;放眼国际视野 探索本土模式——评《教育问责制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王占涛;发达国家的督学管理值得借鉴[J];中小学管理;1997年12期
6 ;声音[J];科学生活;2009年12期
7 张民选;陆t,
本文编号:9058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0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