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网络攻击行为 特质愤怒 愤怒表达 横断面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的关系。方法:选取12~19岁中学生349人,采用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少年攻击性问卷和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修订版进行测评。结果:女生愤怒气质因子分高于男生[(2.0±0.7)vs.(1.9±0.7),P0.05]。高中生特质愤怒得分高于初中生[(2.1±0.6)vs.(1.9±0.6),P0.01];愤怒外部表达因子分高于初中生[(2.3±0.5)vs.(2.2±0.6),P0.01]。攻击行为与特质愤怒、愤怒表达各因子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14~0.57,P0.05);现实攻击行为和网络工具性攻击行为与愤怒控制各因子呈显著的负相关(r=-0.19~-0.11,P0.05),网络反应性攻击行为与愤怒控制各因子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愤怒反应、愤怒表达因子得分与攻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β=0.13~0.37,P0.05),控制外部表达因子与反应性攻击得分呈负相关(β=-0.01,P0.05)。对攻击行为的可解释变异率的范围为19.1%~35.7%。结论: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可能与特质愤怒、愤怒表达相关。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中学生 网络攻击行为 特质愤怒 愤怒表达 横断面研究
【分类号】:C913.5;B844.2
【正文快照】: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心智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时常出现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情绪表达与各种问题行为。有研究指出,攻击行为与愤怒情绪显著相关,容易冲动以及对愤怒缺乏控制的人更易表现出攻击行为[1-2]。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和社交网络的兴起,攻击行为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冬梅;青少年心境动态发展特点及不同调节策略对其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春明;;基于潜意识理论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松丽;;网络成瘾的神经生理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上网行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曹枫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脑功能影像学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李芳;情绪一致性记忆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琦;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倾向医学本科生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2 于宗富;网络成瘾大学生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笑松,方富熹;我国校园欺侮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陈志;略论网络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高文斌,魏景汉,彭小虎,罗跃嘉;视觉注意范围的调控机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3期
4 温盛霖,王玲 ,王厚亮 ,顾华英 ,程敏锋;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询者临床资料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5 刘守旗;试论网络道德[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姜季妍,李晓非,任传波,杜亚松;儿童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3期
7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年01期
8 静进;;儿童学习障碍及其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23期
9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林崇德;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01期
10 ;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文斌;祝卓宏;陈祉妍;刘泽文;高晶;;网络成瘾心理机制及其综合心理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浩;初中生网络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何双海;浅析中学生网上偏差行为及其预防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佩宽;董小苹;孙忠雄;胡卫;李兆源;范显义;;上海中学生性发育、性意识的调查分析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6期
2 刘振兴;中学生忧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2期
3 陆踊;;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透视[J];江苏教育;1992年Z1期
4 王艳玲;中学生狭隘心理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5 颜惠珍;;中学生上网心理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年10期
6 柳友荣;中学生“成人疏离感”的现状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01期
7 ;本刊立项“十五”国家课题“中学生心理教育研究”设立课题研究基地启事[J];中学生;2004年05期
8 张守仁;李红;;关注中学生的四个“意识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4年11期
9 肖三蓉;徐光兴;;中学生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10 涂风琴;;谈班主任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成才之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3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亚男;郑日昌;潘子彦;;中学生情商问卷的编制及结果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安丽;胡卫平;;中学生科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冷荣兰;;中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孟秀英;;中学生386名应付挫折情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Su xiqing;陈启芳;秦安琪;;中国中学生感恩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2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董毅然;腐败导致中学生心理阴影[N];北京科技报;2005年
3 陈英云 本报记者 赵琳;我市中学生“心病”越来越“重”[N];哈尔滨日报;2011年
4 高云;七成中学生认为母亲管教过度[N];中国妇女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洋;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教育[N];甘肃法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梁进峗;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白银日报;2007年
7 李倩;花季少年“心”有多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记者 刘联邋实习生 李轻舟;心理咨询助孩子解心结[N];珠海特区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白江宏 实习生 吴松祺;“心语小屋”倾吐青春苦闷 德育课上讨论爱情专题[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7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8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晏碧华;青少年印象管理的外显与内隐加工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雪梅;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杨小洋;中学生提问能力发展及与其阅读理解能力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晓飞;中学生学业社会比较对学业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茜;中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分析及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碧花;创造性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中学生创造性人格量表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冶;内观法对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王淑敏;中学生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特点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珊明;中学生问题行为及其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关系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肖博潭;中学生网络成瘾及矫正的质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6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1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