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课程内容选择:取向、依据及其环节

发布时间:2017-10-03 16:46

  本文关键词:课程内容选择:取向、依据及其环节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改革 内容选择 取向 依据 环节


【摘要】: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任何教师实施课程与教学时都要面对的问题。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学科、社会生活经验和学习者经验三种取向;选择的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水平与规律、社会需要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几个方面。在明晰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还应把握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环节。
【作者单位】: 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荆楚理工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课程改革 内容选择 取向 依据 环节
【基金】:湖北省200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渗透于专业课程的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333)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任何教师实施课程与教学活动时都要面对的问题。然而,学者们在教育研究中大都关注“怎么教”的问题,过于追求方法和效率,而对“教什么”这个体现教育价值的问题重视不够,这就偏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和方向。我们知道,良好的教育应该是先进的价值与有效方法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贺佩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3 傅炳熙;个性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梁书凤;;隐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资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张宏薇,陆作生;学校教育中各层次目标特点及关系的分析[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7 王笃勤,卜焕芳;自主学习与教材把握[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9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10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8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春;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青;高中综合理科课程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雯芹;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纪九利;中国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历史演变及现实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伟;高中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邓友超;走向主体间意义的教师主体性——教育工具的一个目标[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陈胜;高中化学实验教育系统的构建与实施[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郑利明;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政;;课程政策的执行与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9期

2 刘兆栋;;新课程改革对人文精神的关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黄宇星;;教师职业专业化及其发展对策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赵清福;;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农村课改怎样“改”[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6年05期

6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7 本刊编辑部;;2007年栏目回顾[J];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12期

8 王海生;张迎春;;山西省“新师专”教育类课程的改革探讨[J];沧桑;2008年02期

9 宁彦锋;;课程改革成本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2期

10 孔令文;;魂兮归来,启发式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云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探讨[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瑞明;;关注学生“责任意识”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宁虹;;从跑道到跑的过程——课程改革新理念与教师专业化[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立伟;;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改革中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苏泽芳;;新课程背景下现代教育手段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李光强;;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阳素娥;;创新型实验教师从这里起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2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3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4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5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安徽省怀宁县秀山中学副校长 程仲;教研组长,领起你的教研来[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校长 朱震东 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 张念强 武汉市第十一中学校长 关明福 武汉市实验学校校长 苏先照;课程改革之我见[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记者 李菊文;课程改革工作在我市全面推进[N];铜川日报;2007年

10 王淦生 冯晓红;课程改革:应是一道“AA制”的大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红岩;课程改革推进中的学校组织变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迎春;教育习俗视野下对课程改革的反思[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霍振响;农村远程教育背景中的教师培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胜兰;论校本培训中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黄小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8 黄国宝;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东平;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65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65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6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