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11:1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际信任预期 泛化信任 殊化信任 信任博弈游戏 信任行为


【摘要】:人际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有了信任,,人们之间才能达成愉快的合作,集体乃至社会才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人际信任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北京两所高校中选取了505名大学生为被试,试图对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通过筛选被试,以信任博弈游戏为研究工具测量大学生的信任行为,并分别探究殊化信任、泛化信任和人际关系类型对人际信任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共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测量,采用张建新编制的《一般性信任量表》和《殊化信任量表》来分别测量大学生的泛化信任和殊化信任。对505名被试进行测量,以得到大学生信任预期的总体现状。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筛选出人际信任预期的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作为实验研究的被试,具体考察被试的人际信任预期水平、人际关系类型对人际信任行为影响,研究的结果显示: 1.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整体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包括殊化信任和泛化信任)在年级、性别和独生与否上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学生的人际信任预期要显著高于农村学生;泛化信任在是否为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的泛化信任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但是殊化信任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2.泛化信任的高低对信任行为影响不显著,而殊化信任对其有极其显著的影响,高殊化信任组比低殊化信任组具有更高水平的信任行为。 2.人际关系类型显著影响信任行为,对好朋友的信任行为显著高于对同学的信任,显著高于对陌生人的信任。 4.殊化信任和人际关系类型对信任行为有交互影响作用。殊化信任的高低在陌生人之间信任行为上影响不显著,而当双方关系越是亲密时,其影响越显著,即殊化信任越高,其表现出来的信任行为也越高。
【关键词】:人际信任预期 泛化信任 殊化信任 信任博弈游戏 信任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3
  • 第1章 文献综述13-26
  • 1.1 人际信任的界定13-15
  • 1.2 人际信任的分类15-17
  • 1.2.1 根据不同信任对象的分类15-16
  • 1.2.2 根据信任高低程度的分类16
  • 1.2.3 根据信任产生依据的分类16-17
  • 1.3 人际信任的研究方法17-20
  • 1.3.1 人际信任的量表测量18-19
  • 1.3.2 人际信任的实验测量19-20
  • 1.4 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20-23
  • 1.4.1 影响人际信任的社会文化因素20
  • 1.4.2 影响人际信任的人际关系因素20-21
  • 1.4.3 影响人际信任的个人因素21-23
  • 1.5 人际信任预期与信任行为的关系23-24
  • 1.6 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24-26
  • 第2章 问题提出26-30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26-27
  • 2.2 问题提出27
  • 2.3 研究内容27-28
  • 2.4 研究假设28
  • 2.5 研究的意义28-30
  • 2.5.1 理论意义28-29
  • 2.5.2 实践意义29-30
  • 第3章 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的现状研究30-41
  • 3.1 研究目的30
  • 3.2 研究方法30-32
  • 3.2.1 研究被试30
  • 3.2.2 测量工具30-32
  • 3.2.3 数据处理32
  • 3.3 结果与分析32-36
  • 3.3.1 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整体状况32-33
  • 3.3.2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的差异性分析33-34
  • 3.3.3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的差异性分析34
  • 3.3.4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的差异性分析34-35
  • 3.3.5 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在独生与否上的差异性分析35-36
  • 3.3.6 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在是否为学生干部上的差异性分析36
  • 3.4 结果讨论36-41
  • 3.4.1 大学生人际信任总体水平为中等略偏高36-37
  • 3.4.2 年级在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上的差异37-38
  • 3.4.3 性别在大学生人际信任上的差异38
  • 3.4.4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人际信任上的差异38-39
  • 3.4.5 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人际信任上的差异39-40
  • 3.4.6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人际信任上的差异40-41
  • 第4章 人际信任预期、人际关系类型对信任行为的影响研究41-48
  • 4.1 研究目的41
  • 4.2 研究方法41-43
  • 4.2.1 实验被试41
  • 4.2.2 实验工具41-42
  • 4.2.3 实验设计42
  • 4.2.4 实验程序42-43
  • 4.2.5 数据统计分析43
  • 4.3 结果与分析43-46
  • 4.3.1 泛化信任和人际关系类型对信任行为的影响43-44
  • 4.3.2 殊化信任和人际关系类型对信任行为的影响44-46
  • 4.4 结果讨论46-48
  • 第5章 综合讨论48-52
  • 5.1 大学生人际信任预期总体状况48-50
  • 5.2 人际信任预期、人际关系类型对信任行为的影响50-52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52-54
  • 6.1 研究结论52
  • 6.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58-6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夏;浅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吴根友;现代中国人际信任的传统资源——《论语》《老子》中的“信任”思想略论[J];伦理学研究;2003年03期

3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林丽,张建新;人际信任研究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5 张建新,MichaelH.Bond;指向具体人物对象的人际信任:跨文化比较及其认知模型[J];心理学报;1993年02期

6 吕锋,文庆松,余西金,宋克珍,任意荣;702名中专生信任他人量表测查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2000年02期

7 丁道群,沈模卫;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8 傅萌萌;论诚信公德的社会作用[J];改革与战略;2003年04期

9 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年03期

10 王丽芳,阎克乐,王志波;高三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人际信任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娅;;中学生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李晔;刘华山;;学生信任问卷的编制及试用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杨子s

本文编号:976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76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1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