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摘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以30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行测试,考查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焦虑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之间两两呈极其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及总分均呈显著负性相关,并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抑郁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心理弹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之间的水平。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弹性 焦虑 抑郁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与同龄青年相比,他们所面临的压力往往更加复杂和集中。有学者调查了13所高校2007名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研究发现,49.3%大学生有中等程度的心理压力。[1]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3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4 张林;车文博;黎兵;张旭东;;中国13所大学本科生心理压力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5 徐慊;郑日昌;;国外复原力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章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分析及体育教学中对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徐晓波;方明;;农科类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孙匡正;刘启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段昌华;;浅谈高校图书馆工作与大学生健康心理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6期
5 陶漫;胡文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以皖北地区5所地方高校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庄郁馨;周博文;;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措施[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吕连福;高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胡珊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田宝伟;郑日昌;吴九君;;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形容词量表的编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懿;孟庆瑶;;大学生幸福教育刍议[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宝伟;;大学生挫折与应对研究范式的变化[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许燕;王斐;潘益中;;婚恋弹性概念重构及作用初探[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3 罗凤英;;论创伤后复原力及其构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李东蕾;;山西师范大学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夏昌祥;张红武;鲁克成;李志宏;;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宋京晶;周蜜;施钢;;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与发展特点[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傅春恋;李雪晶;郭轶;;网络成瘾少女的心理辅导:个案报告[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得格;时勘;孙海法;龚会;;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危机事件的抗逆力模型探索[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阳毅;贺莉君;;企业员工复原力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10 樊富珉;;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课题[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艳波;意外创伤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其干预模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5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晓波;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心理弹性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江琦;大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考试绩效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燕;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弹性保护性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玉;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孟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校园心理环境优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5 裴元庆;张家口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沈晔;知识型员工职业韧性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廖永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永峰;安徽省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陈新星;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20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2 周碧岚;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求索;2004年10期
3 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4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5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6 郑剑虹,黄希庭;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7 于肖楠,张建新;D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8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9 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编制理论及其信、效度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年04期
10 张向葵,于肖楠;处于不支持行为压力下的下岗人员的心理中介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春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2 杨明桂;以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薛平;论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4期
4 陈昌华;;剖析大学生心理 做好辅导员工作[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刁辉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5期
6 郭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及其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J];职业时空;2011年04期
7 赖斌;胡西民;刘佳;王晓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0年15期
8 王艳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毕小平,蔡蕊,丁红,李青山;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药学教育;2005年01期
10 王德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云;;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倩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童辉杰;;对20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质疑与验证[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岳芳;罗光霞;;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发展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聂万勇;裴秋宇;秦瑛;;我国大学生心理及高校心理咨询状况调查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利;阎治安;;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吕薇;王振宏;;积极情绪、心理资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琛;戴艳;雷鸣;;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施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互助机制的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峰;爸爸妈妈,你们的心理健康吗[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2 汪伟;大一新生入学先测心理健康[N];天津日报;2004年
3 记者 黄妙英;我区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N];广西日报;2005年
4 曹玉屏 王裕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加强[N];人民政协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王珏 本报通讯员 张汉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N];山西日报;2005年
6 李 磊;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8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10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剑;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爱莲;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敏;青少年情绪弹性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肖耀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3 朱泳;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篮球运动参与程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4 武小林;加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春艳;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周方芳;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艳哲;北京中医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及教育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蔡先锋;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10 张晓峰;武警官兵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7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97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