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34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竞争登顶计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06 10:08

  本文关键词:从《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看奥巴马时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动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路径;通过梳理奥巴马的教育新政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好的明;(3)关于“竞争登顶计划”的相关研究;通过整理,笔者将“竞争登顶计划”的中文相关资料分;②乔鹤.奥巴马教育新政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③傅林.《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看奥巴马;注:文章中引用的“力争上游计划”也即本文的“竞争;⑥刘学东,程晋宽.艰难的时代,艰难的选择——奥巴;⑦吴慧平.奥巴马

路径。他认为,如何继承和改进前政府的教育政策,办好美国国民和社会满意的教育并有所创新,继续保持世界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对奥巴马新政府来说,既是发展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该文还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基础教育发达国家如芬兰、新加坡和韩国等与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特点,并总结了对中国的启示。① 乔鹤的文章《奥巴马教育新政解读》从金融危机的背景入手,详细阐述了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教育改革政策,如从学前的0到5岁教育计划,中小学的“竞争登顶计划”,高等教育资助计划,教师问题,辍学率的问题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奥巴马的教育新政,并分析了其特点和发展趋势。② 这对于本论文全面把握奥巴马教育政策与思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傅林的文章《从《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看奥巴马时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动向》从教育领域中的联邦权利,教育投资的使用和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助,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刺激法案中的教育投资给美国教育改革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得出美国教育改革的新的变化和走向。③ 王志强的文章《《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教育项目解读》系统阐述了经济刺激法案中的教育投资项目并认为该法案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缓解经济危机对教育的冲击,也在于增加联邦政府对教育事务的话语权,从而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奠定基础。④

通过梳理奥巴马的教育新政的相关研究,可以更好的明晰美国当前的教育政策走向,也便于更全面的理解“竞争登顶计划”。

(3)关于“竞争登顶计划”的相关研究

通过整理,笔者将“竞争登顶计划”的中文相关资料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关于“竞争登顶计划”的整体内容的文章,主要有下列几篇:乔鹤的文章《奥巴马教育新政解读》简要的介绍了“竞争登顶计划”的提出,作者认为,“竞争登顶计划”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的成绩,使美国学生数学和科学成绩的国际排名在未来10年从中等达到优秀。该文进一步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奥巴马政府在改革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具体计划:⑴ 招聘优秀的数学和科学教师。⑵ 加强科学指导。⑶ 改进并优先开展科学评估。⑷ 技术投资。⑤ 刘学东, 程晋宽的文章《艰难的时代,艰难的选择——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政策的两难抉择》全面介绍了奥巴马总统上台以来在基础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其中特别阐述了“力争上游计划”(即竞争登顶计划)的出台背景,资助金额及其该计划关注的四个方面的改革。⑥ 吴慧平的文章《奥巴马教育新政:“力争上游”计划》全面而详细的阐述了“竞争登顶计划”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筛选程序、最终目标等,并做了相关述评,该文认为旨在促进卓越的“竞争登顶计划”是奥巴马改革美国教育的第一步,并认为该计划希望达成两个目的:一是扩大教学改革,将教师薪资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二是通过竞争性的激励,试图改变联邦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⑦ 第二个维度是关于“竞争登顶计划”的评论文章,来自新浪网翻译美国国《教育周刊》的文章《“竞争登顶”援助还剩34亿美元》认为特拉华州和田纳西州的首轮拨款成第二轮竞争动力,该文还详细分析了邓肯部长在启动第二轮竞 李水山.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教育新政及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16).

② 乔鹤. 奥巴马教育新政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 2009(9).

③ 傅林. 《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看奥巴马时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动向[J]. 比较教育研究, 2010(4). ④ 王志强.《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教育项目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 2010(4).

注:文章中引用的“力争上游计划”也即本文的“竞争登顶计划”,翻译不同,均指美国Race to the Top. ⑤ 乔鹤. 奥巴马教育新政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 2009(9).

⑥ 刘学东, 程晋宽. 艰难的时代, 艰难的选择——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政策的两难抉择[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2).

⑦ 吴慧平. 奥巴马教育新政:“力争上游”计划[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3). ①

赛的电视讲话,其中邓肯部长分析了特拉华州和田纳西州在第一轮获胜的诸多因素如学区和教师工会的全力支持、较好的教育数据系统、触及全州每个孩子的全面建议等;邓肯部长也分析了佛罗里达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之所以败北的原因是各利益相关者没能很好的“协作”,并鼓励这两州继续为申请第二轮努力。

当然,任何一项改革总是少不了质疑的声音。李茂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一个顶尖学者的思想逆转:美国的教改路子错了》论述了纽约大学教育历史学家和教育政策分析家黛安·拉维奇(Diane Ravitch)——一个曾经倡导标准化考试、特许学校、以自由市场原理改革中小学的学者,在她最近出版的著作《伟大的美国学校系统的死与生:考试与选择是如何腐蚀教育的》中发生了一次思想大逆转。她认为美国邓肯部长的“力争上游”计划是“绑架”公立教育,她在书中写道:“‘力争上游’项目旨在通过40亿美元额外联邦拨款,推动各州实施联邦教育部偏爱的教育改革措施。”通过此项改革,家长和地方学校对教育的控制权进一步丧失了。① 文章《美国亚洲文化学院教授郭玉贵谈:奥巴马教育新政》全面的分析了教师工会对“竞争登顶计划”中提出的将教师薪金与学生成绩挂钩的强烈反对、以及社会各界对该计划大力提倡特许学校的质疑。

以上资料都从正反两方面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3. 前期研究述评

以上研究均为本论文的写作提供了有意义的资料,但上述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目前还没有研究“竞争登顶”计划的专著和硕博论文,己出版的著作主要是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论述,其次,国内已有的对“竞争登顶”计划进行直接研究的几篇文章仅是对该计划作了大体内容上的介绍,并未深入分析各项措施实施的具体过程及其成效。

美国改革公立学校的措施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所以有必要在熟悉之前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对“竞争登顶”计划这一美国最新的改革基础教育的政策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1.“竞争登顶计划”(Race To The Top ):有时也译为“力争上游计划”或“登顶计划”,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出台的经济刺激法案在教育领域投资的一个子项目。2009年7月24日由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改革美国公立学校的全国性教育计划。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和美国教育部长阿内·邓肯宣称,致力于学校改革的各州将有资格竞争43.5亿美元的“竞争登顶基金”,以支持教育改革和课堂创新。并规定了四大教育改革领域:采用统一的国际基准的课程标准和科学的评估体系;建立从学前到大学的纵向数据库系统跟踪监测学生表现;确保教师和校长有效教学和管理;扭转长期表现欠佳学校。只有在这四个方面都表现合格的州才能获得联邦基金。同时,教育部将这一竞赛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并公布了草拟纲要及筛选标准。该计划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和刺激各州创造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良好环境;极大的改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包括促进学生考试成绩的显著进步,缩小学业差距,提高高中毕业率,为学生在大学和职业场所取得成功做好准备。②

2.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公办民营型的学校类型。特许学校是指经由州政府立法通过,特别允许教师、家长、教育专业团体或其他非营利机构等私人经营公家负担经费的学校,不受例行性教育行政规定的约束。这类学校虽然由政府负担教育经费,但却交给私人经营,除了必①

② 李茂. 一个顶尖学者的思想逆转: 美国的教改路子错了[N].中国教师报, 2010-03-10.

须达到双方预定的教育成效之外,不受一般教育行政法规的限制,为例外特别许

①可的学校,所以称之为(特许)学校。

3.表现欠佳学校(Low-Performing Schools)有时也译为低效学校,依竞争登顶计划,表现欠佳学校指的是那些长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且扭转无望的学校。依竞争登顶计划,改造这些低效学校,首先,,在绩效持续低下的学校中至少确认5﹪的绩效最低下学校;其次,替换新的领导者和大部分教职工、改进教学项目、为学校提供聘用教职员工、控制财政预算与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自由;或将低绩效学校转换成特许学校或与某一教育组织签定契约,或关停学校,将学生转入其他优质学校。②

一、美国“竞争登顶计划”出台的背景

(一)新世纪美国公立学校存在的危机

美国基础教育质量不高和发展不均衡一直是美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历届政府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图解决。1983年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A Nation at Risk)、1989年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1991年的《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1994年的《美国教育改革法》都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帮助学生达到高标准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但是,这些改革都没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美国基础教育的水平仍然参差不齐。随着美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下降,二战以来美国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教育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突出表现在由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美国学生的科学和数学成绩排名靠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是美国总统乔治· 布什上任后于2002年签署的一项教育法案。该法案是对1965 年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法案》(简称ESEA) 的进一步修订。这部法案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联邦政府资助的一系列项目,要求美国各州和学区的教育部门以及公立中小学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数学①

② 高旺蓉. 走向多元-美国公立学校面临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 2004(1). .

水平,学校必须每年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试,如果学校未能达到“长足的年度进步”(简称AYP) 标准,学校必须免费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或允许学生转学。① 美国教育部针对中小学学生学业成绩不佳的难题出台强有力的改革举措,应该说是抓住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弊病和问题的关键,值得肯定。尤其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对阅读、数学等基础科目的强调和对合格教师的强调,更是找出了美国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核心原因。②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是美国两党经过多年政治博弈,而在双方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教育改革政策。通过该项法案,小布什政府在推进基础教育公平,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缩小学生成绩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实施后,美国的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它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成为小布什政府教育改革措施的一大亮点。但是,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却面临重重困难,如具体计划实施不力、缺少实施的灵活性、基础教育标准各异、经费严重不足等问题。例如,克劳福德中心学区的负责人多利吉(Mike Dolecki)认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最大的问题是,预计到2014年底所有的学生都熟练掌握阅读和数学,这是不现实的”。③《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这种尴尬境遇势必会对提高美国中小学教学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面临的挑战也并不仅仅是缺乏经费这么简单,还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如法案制订者在制订改革目标的时,不应仅凭主观臆测、想当然地去做事,

④而是必须向教师和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咨询情况、纠正看法。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依赖标准化考试

虽然《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自实施以来,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一些批评人士指出,学生成绩的提高是幅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下降的。

首先,过分强调备考,损害了课堂正常教学。前总统布什在得克萨斯州担任州长期间,通过采用高风险考试,对该州的教育进行了改革,产生了“教育史上的奇迹”。因此,在他当选总统后,积极推行基于高风险考试的法案。Walt Haney 在研究了得克萨斯州学校体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1)得克萨斯州的学校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备考,特别是用于得克萨斯州学业技能评估TAAS( Texas Assessment of Academic Skill);(2)强调TAAS 伤害了而不是帮助得克萨斯学校的教与学;(3) 强调TAAS 特别有害于处于困境的学生(at - risk student s) ;(4))强调TAAS 导致了学生留级和辍学率的上升。② 为了准备高风险考试,很多学校投入了大量的备考时间。一位名叫Becky Aaring 的学区主管说:“整个三月份,我们要不就是考试,要不就是为下一个考试做准备。一学年中整整有一个月的时间,每个人都与考试同呼吸、共命运,学生整个上午都在考试。一学年中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进行或准备考试) —这没有意义。这只是投入①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Office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No Child Left Behind : A desktop reference 2002 [ R ] Washington , D. C: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ttp :/ / ed. gov/ admins/ lead/ account/ nclbreference/ refer2 ence - pdf .

②.任长松. 如何看待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质疑与批评[J]. 比较教育研究,2009(2).

③Valerie Myers, Obama education Plan Earns Good Grades form Erie, National Educators. McClatchy- Tribure

[J].Business News. Washington: Mar22,2010.PA.

④徐静.美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教育法案面临诸多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3):63-64.

② Walt Haney. The Myth of the Texas Miracle in Education [J ]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2000 (41) .

了大量的时间。但这并不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① 专家指出,旨在通过高风险考试的问责制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包括英语学习者)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基础科目上。各州所使用的评估手段大多数是单一的标准化、高风险考试,这种评估手段在测量学生学业成绩时忽视了知识的建构性,以及学生发展的多维性。采取单一的以标准化考试评价学生学业的手段并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改进,也不能全面地评估学生发展的水平。因此,应使用多种评估手段,而不仅仅是基于标准化考试的学生成绩。学校应强调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而不是仅限于阅读和数学两门课程的低层次的技能训练。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学生的发展而不是

③随意的、短期的学业成绩。

其次,强调基本技能而不是批判性思维。《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试图通过高风险考试来发现教育问题,并通过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决定对学校和老师的奖励或惩罚。“高风险考试常常伤害学生的日常学习体验,它取代了更富有思想的、更有创造性的课程,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了损害,而且也削弱了弱势群体成员改善生活的机会。”Chipley 认为,由于问责制过分依赖标准化考试和专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它将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公众的理解变得过分狭隘。 在这种情形下,教学即是为了考试。而事实上,标准化考试并不能客观地测量学生的学习进步,因为考试涉及到考试技能技巧,考试技能技巧的掌握并不能说明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了提高。

2.实施过程缺乏灵活性

一方面,使教师丧失了对课程的决策权。Walt Haney 的研究中,85 %的被调查者认为强调TAAS 迫使一些优秀教师离开教学岗位,考试对他们的决策带来很多限制,同时给他们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由于私立学校不受考试规定的约束,而离开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任教的教师人数上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要求各州对学生进行考试,并达到规定标准,结果要在标准化的考试中反映出来,这使得很多教师不得不面临一个冷酷而严峻的现实,即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教学成效的唯一标尺。另一方面,教师对《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不满还在于该法案对数学和阅读考试的苛刻规定。它要求所有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参加年度考试,如果学生的成绩未能逐年提高,学校将受到惩罚。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了主动性和灵活性,只能为考而教。各州多数学校不得不牺牲不参加统考的课程,取消ESL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课程,取消用学生母语教学,增加数学和阅读这两门科目的课时,强调低水平的学业技能。Potter 批评道:“将标准等同于课程是对课程的一种贫乏的认识;它使得课程与学生丰富而健康的教育体验与深刻的职业化、与课程中的决策传统、与公立学校教师生活中所固有的

②教师领导能力等诸多关系狭隘化。” 一位学区高级主管Bill Woodford. 说,“这④

John Q. Murray. No Child Left Behind testing is changing our schools. [J / OL ] (2007- 4 - 11) [ 2008 - 1 - 10 ] http :/ /www. Clark fork chronicle. com/ trackback. php/20070411142121808.

③ 陆晓红.”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对美国公立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影响[J ] .全球教育展望,2008(7 ). ④ Donald R. Chipley. Review : Every Kid a Winner : Account2 ability in Education [J ]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1971 (3) :231 - 232.

② Thomas S. Potter. The Impact of NCLB on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 C]/ / Thomas S. Potter , Joseph C.Wegwert , & Catherine Haerr. No Child Left Behind and the Il2lusion of Reform: Critical essays by educators. Lanham: Univer2 sity Press of America , 2006 : 1 - 14. ①

②John Q. Murray. No Child Left Behind testing is changing our schools. [J / OL ] (2007 - 4 - 11) [ 2008 - 1 - 10 ] http :/ / clarkforkchronicle. com/ trackback. phj/ 20070411142121808.

Duncanlaudscommoncorestatestandardsinitiative[EB/OL].

 

 

下载地址:34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竞争登顶计划”研究.Doc

  【】

最新搜索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竞争登顶计划”研究

驾校模拟考试心得体会范文

闪光纸什么原理

《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设计及反思Microsoft W

快速编辑不用的页眉和页脚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处理好十大关系

《14.1电阻》课件

赛璐璐画法

美国强生公司官网


  本文关键词:从《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看奥巴马时代的美国教育改革动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1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31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