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情绪理论及其对流动儿童学业情绪辅导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学业情绪理论及其对流动儿童学业情绪辅导的启示 出处:《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认知-动机理论、控制-价值理论为基础的学业情绪理论模型是有关学业情绪的理论中较系统的模型;课堂情绪的整合模型、家庭微系统学业情绪理论模型分别从课堂教学情境和家庭场域对学业情绪理论进行了阐述。流动儿童广泛存在学习适应问题、在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方面的劣势及其歧视知觉和歧视体验所导致的低自我认知评价、低学习效能、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受损等问题,提示流动儿童学业情绪的现状与困境。针对学业情绪的理论模型以及流动儿童学业情绪现状,流动儿童学业情绪辅导需涉及多层次多因素,容纳积极和消极心理学双取向,在辅导方法多样化的同时需注意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差异。
[Abstract]:The cognitive theory of motivation, academic emotion control - theoretical model of value theory based model of the system is related to academic emotion theory; integrated model of classroom emotional, family microsystems academic emotion theory model respectively from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ituation and family field of Academic Emotion Theory in this paper. The floating children are learning to adapt to the problem of low self cognitive evaluation in family support and school support disadvantage and discrimin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caused by the experiences, low learning efficiency, lack of self-confidence, learning motivation damage, suggesting that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light of migrant children's academic emotions.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emotional status of migrant children's academic academic emotions, migrant children the academic emotions of many factors involved in multi-level counseling, receiv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ethod in double orie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to divers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floating children.
【作者单位】: 浙江湖州师范学院;台南大学教育学系;
【分类号】:G442
【正文快照】: 一、前言在人的心理结构与机制中,情绪是一个长期备受关注的主题,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意义深远。叶克斯-道德逊定律(The Yerke-Dodson Law)提示不同唤醒水平的情绪对手工操作具有不同效应。中等程度的情绪状态更有利于操作的完成;容易的任务,情绪水平偏高一些,完成效率较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景进;李丹;郭芳;武盼盼;张大均;;父母教育卷入与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情绪适应:自主感和能力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6年01期
2 张光珍;梁宗保;邓慧华;;流动儿童与城市非流动儿童学习动机的比较研究[J];心理研究;2015年05期
3 邹萍;李鑫蕾;邓双;;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现状与干预策略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4 俞国良;朱琳;董妍;;青少年学业情绪:基于家庭微系统视角的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陶龙泽;陈媛;方璇璇;;合肥市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徐速;;儿童学业情绪的领域特殊性研究[J];心理科学;2011年04期
7 刘磊;符明弘;范志英;;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陆桂芝;任秀华;;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9 郭德俊,田宝,陈艳玲,周鸿兵;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10 孟昭兰;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三个实验研究的总报告[J];心理科学通讯;198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会欣;内隐学习:注意、目标、情绪与年龄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家庭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柏亚琼;昆明市小学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勋;情绪项目与情绪启动对学习判断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亚星;厌学初中生学习倦怠与自我和谐、情绪弹性的关系及其对策[D];河南大学;2015年
5 陈小红;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数学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建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习适应和问题行为的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娟;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情绪、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米聪;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文婷;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卢璇;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社会支持的作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冬英;;学业情绪理论及其对流动儿童学业情绪辅导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7年06期
2 伏干;;流动儿童学校表现研究现状与展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年05期
3 韦丽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7年03期
4 王道阳;陆祥;殷欣;;流动儿童消极学业情绪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年01期
5 张秋生;曹大梅;;历史价值观素养的考查与培养——以2016年高考全国文综试题Ⅰ卷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12期
6 哈聪颖;刁为民;;激发学习兴趣的实验设计与探索——以基于隔空遥感人机交互系统的“蝴蝶实验”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年12期
7 唐春荣;;小学英语教学中巧妙进行情境创设的措施[J];考试周刊;2016年92期
8 蒋静;;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J];读天下;2016年21期
9 瞿鸿雁;苏会佳;李红利;;新兵应激心理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10 孙丽平;刘凤灵;;青少年学业情绪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润来;大学生人工语法学习中的渐进意识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新宇;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
2 罗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姜珊;项目的情绪性质对学习判断孤立效应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4 凌云;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问题行为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婷婷;“优势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刘雅媛;户籍制度对实现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均等的限制及改革对策[D];吉林大学;2015年
7 刘沾;流入地公办学校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分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晓苑;社交回避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崔云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效管理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继亮;刘霞;赵景欣;师保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1期
2 周颖;季晓琴;刘俊升;;学习自我调节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初步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3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郭静;;我国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南方人口;2013年04期
4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年06期
5 李炳煌;;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周艳;尹华站;;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现状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7 罗良;;儿童青少年发展中的父母教育卷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余胜美;;进城就业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9 邓远平;汤舒俊;;流动人口家庭环境对其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寒;内隐学习意识性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钰;大学生情绪弹性的注意偏向及自主神经反应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园;运用班级团体辅导技术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心理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龚雪;初中生情绪弹性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欧阳波;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5 谢小红;社会资本理论视域下进城流动学生的学业成就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徐华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成就动机及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王瑞雪;济南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吕杏;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家庭教育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马丽荣;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师生关系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韩丽娜;小学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学习适应性与其学习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阳;孟庆国;;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2 侯军;;基于学业情绪的有效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5期
3 陆桂芝;任秀华;;教师领导方式对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影响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4 李亚玲;;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现状初步调查报告[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向],
本文编号:1425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42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