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的“反弹现象”反思

发布时间:2018-04-18 00:29

  本文选题:学习困难学生 + 教育转化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23期


【摘要】: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的反弹现象可划分为动机性反弹、外源性反弹与策略性反弹三种类型,每一种反弹类型的背后都存在着相应的教育误区。长久以来,教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已形成固定程式,其中,因材施教、榜样激励、赏识策略是教师用于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手段。然而,对它们的认知错误和实施不当也成为了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反弹成因。教师因材施教中的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分离,榜样激励的方式错误以及赏识策略的批量化问题都应给予足够重视,需要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的反弹现象做出正确归因,分析相关教育措施的使用误区,从而改善学习困难学生教育转化的反弹状况。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rebound in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motivation rebound, exogenous rebound and strategic rebound, and there ar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 misunderstandings behind each kind of rebound.For a long time, teachers have formed a fixed program for the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mong them,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encouraging example and appreciating strategies are the main methods and technical means used by teachers to educat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However, their cognitive errors and improper implementation have also become the causes of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Teachers' learning n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hould be separated from their learning expectations, the mistakes in the way of example encouragement and the evaluation of appreci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and the correct attribution should be made in view of the rebound phenomenon of the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use of relevant educational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rebound of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鹭达;正确认识学习困难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薛萍萍;学习困难学生浅见[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2期

3 张勇先;浅谈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物理[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周剑华;高职院校学习困难学生类型分析及矫治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3期

5 陈栩;雷万胜;;20年来国内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01期

6 陈栩;郭斯萍;;国外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7 黄定金;;要理解学习困难学生[J];科学大众;2008年11期

8 孙艳艳;;学习困难学生个案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3期

9 马江南;黄代英;;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对策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10 钱在森;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研究的初步认识[J];上海教育科研;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澄;;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对策研究[A];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刘慧茹;;“成功教育”是开启学习困难的金钥匙——浅析学习困难学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梁金辉;;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探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伟亮;谢多华;;学困生的社会成因及对策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豆葱美;雷华生;;加强教学改革,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李燃;;浅谈转化“学困生”的问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王淑霞;王翠玲;;课题研究最终成果之一: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的诊断及其对策[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殷杰;杜兆理;;初中学困生类型、成因及教育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9 敖雪丹;;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心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龙勇;周晓莉;;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结合对学困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 博;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的几个可行做法[N];河南日报;2003年

2 通讯员 蔡新宇 王威淇 记者 郑晋鸣;河海大学 “同舟课堂”帮扶学习困难学生[N];光明日报;2008年

3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 陆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反思[N];学知报;2011年

4 滨海明达中学 潘志祥;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改变对策初探[N];学知报;2011年

5 常熟市教育局 程剑鸣;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中学 康洪强;物理教学中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的研究[N];学知报;2011年

7 记者 叶莎莎;别让无心伤害刺痛孩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贡波华清 记者 梁敏;色地乡中心校寒假里办起义务补习班[N];阿坝日报;2009年

9 记者 司文;暑期不得组织补课[N];西安日报;2009年

10 姜堰市蒋垛中心小学 陈春生;转化“学困生”问题的对策[N];江苏教育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梦璐;数学学困初中生家庭作业管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朱子清;高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6年

3 孙亚庆;语文学习困难学生汉字语音关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4 崔叶香;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D];苏州大学;2009年

5 黄琳;学习困难学生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曹天平;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现状及其教育转化路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珊珊;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的生存状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绍红;高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红;中小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父母人格之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叶立军;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及其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66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766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8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