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结构对社会分层与教育互动关系的影响——对中国、德国和美国的比较分析
本文选题:社会分层 + 教育结构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教育系统的结构对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有重要影响。中国、德国与美国的教育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差异带来了不同教育系统中的个体所面临的教育路径分化与选择的不同。在德国,个体教育路径选择的关键在于进入教育类型与层次中的哪个部分;在美国,个体教育路径选择的关键在于选择哪所学校;在中国,个体对学校和学校类型的选择都比较重要。这些差异分别对相应的教育体系构成了一些问题与挑战。
[Abstract]:The structure of education system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between China,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se differences lead to different educational paths and choices faced by individuals in different educational systems. In Germany, the key to individual education path choice is which part of the education type and level;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key to individual education path choice is which school to choose; in China, Individuals are more important to the choice of schools and types of schools. These differences constitute som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to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基金】: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C880026)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翼;;受教育程度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基于基尼系数的分解研究[J];西北人口;2014年03期
2 李春玲;;教育不平等的年代变化趋势(1940-2010)——对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再考察[J];社会学研究;2014年02期
3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吴愈晓;;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J];社会学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兆博;中国农民教育与收入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光辉;;“撤点并校”、家庭背景与入学机会[J];社会;2017年03期
2 李代;;阈值依赖的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以A省某年高考数据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7年03期
3 马多秀;;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及其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13期
4 许庆红;张晓倩;;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质量不平等程度测度--来自CFPS的数据发现[J];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04期
5 郝翠红;李建民;;不同出生年代组流动人口相对教育回报率的变化[J];南方人口;2017年02期
6 李积鹏;韩仁生;;“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心理学解读——基于儿童忽视的角度[J];青少年学刊;2017年02期
7 徐文俊;;农村教育机会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多年CGSS面板数据[J];教育导刊;2017年04期
8 刘浩;;班级网络、同伴群体与双重社会分化机制[J];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04期
9 吴振华;张学敏;;中国农村居民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基于1988—2012年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解[J];教育经济评论;2017年02期
10 文军;顾楚丹;;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异及其社会后果——基于中国教育统计数据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钟滨;中国房地产限购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NGUYEN THANH DUONG(阮青阳);越南北部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2 陈纯槿;李实;;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1989~2009[J];管理世界;2013年01期
3 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研究[J];社会;2012年04期
4 王威海;顾源;;中国城乡居民的中学教育分流与职业地位获得[J];社会学研究;2012年04期
5 梁晨;李中清;张浩;李兰;阮丹青;康文林;杨善华;;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52—2002)[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6 焦斌龙;;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存量效应[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5期
7 叶华;吴晓刚;;生育率下降与中国男女教育的平等化趋势[J];社会学研究;2011年05期
8 李春玲;;数据误差的调整效果的评估——对杨舸和王广州商榷文章的再商榷[J];社会学研究;2011年03期
9 杨舸;王广州;;户内人口匹配数据的误用与改进——兼与《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平等》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薛进军;高晓淳;;再论教育对收入增长与分配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卫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明林;关于社会分层三阶段发展的若干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变迁中的社会分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刘祖云;社会分层的若干理论问题新探[J];江汉论坛;2002年09期
4 陈恢忠;论社会分层的功能[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5 李亮,郑智航;社会分层:法律的新视角[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刘祖云,戴洁;再论社会分层的功能[J];学术论坛;2003年02期
7 ;社会分层与教育的份量[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3期
8 郭景萍;消费文化视野下的社会分层[J];学术论坛;2004年01期
9 李俊奎;论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李元书,李宏宇;社会分层的含义和原因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强;;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2 张春婷;;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影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甘源;;浅谈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春杰;;毛泽东社会分层思想及其意义[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5 宫浩钦;;产品中的社会分层结构[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强;;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7 薛晶;;社会分层与多元化背景下犯罪新趋势初探[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豪;;从理论构建到客观事实: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分层研析——以冀县为中心的考察[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9 吕树庭;周洽;;当代中国大众体育与社会分层[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任剑波;;社会分层视角下杀人犯罪的态势[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心;社会分层理论[N];哈尔滨日报;2006年
2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程金华 教授;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法律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吕树庭 周洽;当代大众体育与社会分层[N];中国体育报;2003年
4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吴冬华;从教育社会分层角度透视农村普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林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城市化进程影响拉美社会分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范晓光;社会分层中的边界渗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皇甫世俊;临时工时代[N];银川晚报;2014年
8 李强;社会分层弊大于利吗[N];北京日报;2003年
9 李培林;话说社会分层[N];浙江日报;2005年
10 李强;社会分层弊大于利吗?[N];发展导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晓红;运动员群体社会分层论域下的文化教育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2 李芬;社会分层影响社会福利状况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甄华杰;现代土耳其社会分层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4 邵晓;公共品如何影响社会分层与个人选择[D];复旦大学;2013年
5 于仲秋;制度变迁中的“速富阶层”[D];吉林大学;2006年
6 万恒;社会分层视野中职业教育价值的再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琛;父辈社会分层对子代教育公平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2 张天祺;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3 肖礼PF;社会分层对农村居民健康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4 陈捷;社会资本、社会分层与优质生源竞争[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董群;福利政策与社会分层[D];复旦大学;2013年
6 罗丹;基于社会分层理论的上海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健身行为现状的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7 刘琴心;《大学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市场和社会分层》翻译实践报告[D];重庆大学;2015年
8 杨开;科举制度对宋朝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9 古丽妮尕尔·居来提;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空间结构、社会分层及居留意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10 马如冰;中国社会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19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819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