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不同情绪状态下心理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05 17:33

  本文选题:道德判断 + 情绪状态 ; 参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2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情绪状态、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7名大学生被试,分成高兴、悲伤、愤怒和平静情绪组,让被试分别观看不同视频诱发相应情绪,然后回答有关道德判断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涉及不同的时间距离(一年前、现在和一年后)和社会距离(自己和旁观者)。结果:有关医生困境道德判断的研究结果显示,情绪类型、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悲伤的情绪状态下,被试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被试以旁观者的角度分析道德问题时,平静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悲伤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且一年前时间点上,平静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高于快乐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而愤怒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高于悲伤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对其它道德决策分数统计分析表明,情绪状态和社会距离之间及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愤怒和平静的情绪状态下,被试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道德两难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低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被试从自己角度分析问题时,其一年后的道德决策水平高于一年前的道德决策水平。结论:情绪状态、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共同对个体的道德决策产生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motional state, time distance and social distance on moral judg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87 colleg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appy, sad, angry and calm mood groups. The subjects were asked to watch different videos to induce their emotions, and then to answer questions about moral judgment. These questions relate to different time distances (one year ago, now and a year later) and social distances (themselves and bystander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moral judgment of doctors'Dilemma showe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emotional type, time distance and social distance was significant. The simple effect analysis shows that in the state of sadness, the moral decision level of the subjects when analyzing the problem from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ystander in the three time points. When the subjects analyzed the moral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ystanders, the score of moral decision in calm st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ad state at three time points, and a year ago, the score of moral decision in calm st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ad state. The score of moral decision in calm stat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happy state, while the score in angry state is higher than that in sad stat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ther moral decision scores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motional state and social distance and between social distance and time distance is significant. The level of moral decision in analyzing moral dilemmas from one's own perspective is lower than that when analyzing problems from bystanders' point of view, and when the subjects analyze problems from their own perspective, The level of moral decision-making after one year is higher than that a year ago. Conclusion: emotional state, social distance and time distance affect individual moral decision.
【作者单位】: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4-ZD-101)
【分类号】:R3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嘉卿;顾璇;吴嵩;王雪;金盛华;;道德伪善的心理机制:基于双加工理论的解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4期

2 肖前国;;不同情绪与不同道德自我唤醒对高中生道德判断影响的调查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王云强;郭本禹;吴慧红;;情绪状态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祝郁欣;情绪易感性、关系自我及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桂娴;情绪与事件类型对大学生道德判断影响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珍;解释水平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3年

4 吴永钦;不同情绪状态对在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春平;申鲁军;杨世昌;吕欣;张亚茹;;不同情绪状态下心理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年02期

2 朱海龙;杨韶刚;;回顾与展望:中国道德心理学发展四十年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09期

3 田思雨;张珊珊;张野;;元认知体验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J];校园心理;2016年01期

4 魏彩霞;;激发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养成的心理学策略[J];浙江伦理学论坛;2015年00期

5 汝涛涛;王婷婷;朱莹莹;钟罗金;周国富;莫雷;;道德推断中的面孔刻板效应: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5年04期

6 姜瑜;;情绪影响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内隐认知研究[J];校园心理;2015年02期

7 文妙虹;;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年03期

8 魏彩霞;;从道德心理学看大学生道德辨识力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2013年00期

9 魏彩霞;;精英群体道德差评对大学生德育的冲击及消解策略[J];浙江伦理学论坛;2014年00期

10 王志琳;王云强;;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心理研究现状[J];教育与职业;2014年1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海林;情绪与产品类型对大学生产品偏好的影响—解释水平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慧敏;解释水平对社会公正事件判断的影响[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年

3 李勇平;大学生感恩水平与道德判断能力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谢细玲;七年级学生道德判断力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帅帅;情绪对青少年运动员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杰;金钱概念启动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康家慧;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宋建;大学生公正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及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明威;不同框架效应及情绪下大学生保护性价值观对利他行为意向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田黛;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人际信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邹吉林;张小聪;张环;于靓;周仁来;;超越效价和唤醒——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9期

2 石伟;;道德心理许可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3 李雁晨;周庭锐;周t;;解释水平理论:从时间距离到心理距离[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4 杨韶刚;吴慧红;;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5 顾海根,李伯黍;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编制及常模制定[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欧晓莉;距离远近和关系亲疏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阚忠钰;心理距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3 刘荃;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冀德刚;;变苦为乐[J];中华家教;2006年09期

2 赵丽;王勇慧;王振宏;游旭群;岳彩群;;情绪状态对不同年龄儿童定势转换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年01期

3 V·M·秋林;李海萍;;不同种类的按摩对运动员心理情绪状态的影响[J];体育科技;1986年02期

4 徐细根;;情绪状态与跳远踏板准确性关系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1991年01期

5 栗波;;美术艺术教学活动对青少年情绪状态之影响[J];才智;2014年03期

6 姚扶有;;让伤感从生活中走开[J];祝您健康;2007年09期

7 钱芬;;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心情——大班健康活动[J];山东教育;2007年30期

8 张瑞农;;帮助学生走出嫉妒的误区[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03期

9 陈素雯;多一些宽容与理解[J];学前教育;1999年07期

10 杨霞;团团训练记(九)——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J];健康;199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仲君;阎力;;情绪状态对发散性思维产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扬尔衢;邢惠兰;石兆阳;王泽宇;黄爱玲;;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学生认知活动的影响[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袁翠翠;毛伟宾;;情绪状态和词频对汉语词汇舌尖现象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娟;;青少年在不同情绪下对不同类型广告的认知差异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翁学东;;社会心境、情绪状态与金融决策之间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蒋多;徐富明;陈雪玲;;情绪对消费决策中羊群行为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衍花;齐冰;;情绪状态对自上而下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高淑青;隋雪;;不同主体情绪状态对加工情绪图片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付桂芳;;组织情境中情绪、决策风格对领导公平决策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郑宝娟;;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忠东;小动作 治心病[N];中国医药报;2001年

2 瞿宝林;重视安全心理对安全行为的影响[N];建筑时报;2004年

3 华亭县安口学区 张俊福;评课应做到“六看”[N];平凉日报;2005年

4 北京伊德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 肖广兰;在心理上“看见”孩子[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5 兰明银 刘瑜;沟通:艺术与技术的结合[N];健康报;2004年

6 孙仕满;莫让教学反思成“苦差”[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李江涛;北京:“心理辅导站”首次亮相高考现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张立侠 田丹;调节情志有助于走出亚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飞宇;大学生谎言识别的特点及不同性质情绪状态、内外倾人格对谎言识别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2 章月;大学生颜色偏好与情绪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朱琳;游泳锻炼对压力人群情绪状态影响的脑机制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5年

4 杨亚中;主管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情绪劳动的中介作用和情绪状态的调节作用[D];暨南大学;2015年

5 黄丹;中西医药物改善脾肾阳虚型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生活质量及情绪状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沈友田;不同情绪状态与强度对推理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雅洁;情绪状态对词汇学习与再认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平原;情绪状态影响高中生远距离联想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兰茜;情绪状态与情绪强度对条件推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马红霞;主角情绪和时间信息对情境模型加工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01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101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