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形象:他者认知与自我建构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安徽省乡村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项目编号:SK2017ZD60)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四个乡村教师的现实[J];基础教育;2005年11期
2 张儒辉;;外在规约:乡村教师公共性旁落的根源[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3 杨运鑫;;平民精神:乡村教师公共性回归之所[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4 李彦花;;成为文化人:乡村教师公共性回复的关键[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5 黄大金;;背景勾联:乡村教师公共性回复的方法取向[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6 唐松林;;公共性:乡村教师的一个重要属性[J];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05期
7 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社会工作制度的引进[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娄立志;张济洲;;乡村教师疏远乡村的历史社会学解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1期
9 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10 ;最美乡村教师曹瑾[J];电视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社会工作制度的引进[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2 张济洲;;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弱化[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静雯;委员建议为乡村教师免费体检[N];重庆日报;2007年
2 记者 李国邋通讯员 熊学莉 李春梅;倡议建立乡村教师救助基金[N];工人日报;2008年
3 曹霁阳;黑龙江10名农村教师获得“乡村教师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记者 林溪;乡村教师需要全社会来关注[N];中国教师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泓冰;给乡村教师插上翅膀[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沙青;开启乡村教师新视野[N];云南日报;2010年
7 记者 田悦 通讯员 鞠彬彬;又一批乡村教师取经武汉[N];湖北日报;2011年
8 记者 莫非 尚启庄;浙江乡村教师月工资高于城里教师[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9 袁新文;乡村教师幸福在哪里[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烁;倾听乡村教师的心愿[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亮;我国西南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栗晓云;乡村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吴锦;身体的印记:乡村教师生命形态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王路芳;乡村教师留教意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5 郭书敏;“新生代”乡村教师的社区认同与参与[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丹丹;乡村教师发展的力量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张素琪;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状况及保障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玉丽;生态学视阈下乡村教师师生存境遇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君;新农村文化建设视阈下乡村教师的文化责任与教师成长[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10 汤德君;乡村教师的“草根教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7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4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