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3 12:16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遍使用,微信这种新媒介引导着学习方式的变革,人们正在步入微学习时代,为了适应微时代下新型学习媒体和学习方式,以知识点为主题,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程资源备受瞩目。本研究关注的是适于微信新媒体平台的微课程设计与应用。微课程作为微时代下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在网络平台的应用已经初具规模,也有部分学者将微课程学习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来呈现并且应用于教育实践,但资源设计,实践应用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亟待深入。本研究主要通过了解大学生的微信使用情况和微信教育应用意愿,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和微课程的特点,参考微课程设计相关文献,设计实现了微信学习平台,提出了基于微信的微课程设计模型。笔者根据提出的微课程设计模型,以西南科技大学《VB程序设计》实验课程为例设计开发了系列微课程,并进行了辅助教学的实践应用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微信微课程辅助教学活动,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实验者对平台和微课程都相对满意,并且表示出了进一步使用的意愿。研究旨在为微信支持下微课程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等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对学习方式和辅助教学方式的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康;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角色转换与定位[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黄瑷昶;;小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3 尤晓建;徐黎;;大学生科技活动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3期

4 谢碧英;;探析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环节的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18期

5 陈奂;抓好课程设计 强化能力培养[J];中国电大教育;1991年01期

6 吕端明;改革零件课程设计答辩方式的尝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6期

7 陈坚;;管理专业也应开设课程设计[J];教材通讯;1992年05期

8 师明保;;冶炼专业课程设计的指导与考核[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3年03期

9 沈贵鹏;;课程设计的“钟摆现象”管窥[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王嗣美;改进课程设计的做法与体会[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加玛力汗·库马什;晁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谢少军;周波;刘建业;赵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设置[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嵘;康其桔;侯晓霞;项文波;钱玉文;;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A];05'中国自动化产业高峰会议暨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黄宇婷;张小亮;黄宇;;机械课程设计的改革[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利明;池田辉政;鸟居朋子;沈晶晶;;高校教师课程设计能力之研究[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王蕾;郑晓珂;;中医学院研究生《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与规划[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文集[C];2005年

7 谭会辛;周立华;李华基;;运用CAI技术 提高专业课程设计水平[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蒋业文;胡学骏;;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卫民;李刚;钱晓耀;孙丽宏;孙冠群;;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的构建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10 向晓;;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定位研究[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搞定课程设计的必杀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民办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3 徐莎 汪莹;课程设计如琢玉[N];解放军报;2012年

4 曹传鹏;以“刘冯故居”为主题的探究型课程设计及管理[N];钦州日报;2012年

5 北京市丰台区芳古园小学 崔彦梅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理智;应尽量避免校本教研的种种误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曹林;掐尖战“掐”出大学的浅薄[N];贵州政协报;2012年

7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JUDITH SCOTT-CLAYTON 编译 严珂;选项太多的黑暗面[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 何立新;从教案修改看理念有效落实[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孙珏;浙大社IT教材突出六大特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毛亚庆(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基础教育应给孩子奠定什么基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宏丽;人类学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敏;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的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2 陈琰;小学国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D];河北大学;2015年

3 陈宝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4 赵园园;基于梅耶多媒体设计理论的微课程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扬;基于Gamification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梦璇;留学生书法文化课程调查与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智淑敏;基于Moodle平台微课程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4年

8 刘晓丹;创客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永超;高中物理演示实验类微课程设计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10 郭子奎;高中微课程设计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48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48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