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对农村寄宿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图文】:
图 1 实验组、对照组在 PANAS 得分上的变化.5.2.2 CD-RISC 上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关于 CD-RISC 的测量时间×组别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4。表 4 测量时间×组别重复测量的 CD-RISC 方差分析异来源 SS df MS F
图 2 实验组、对照组在 CD-RISC 得分上的变化.5.2.3 CDI 上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关于 CDI 的测量时间×组别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5。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茹;;幸福课研究现状及“中国式”幸福课的初步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33期
2 席居哲;左志宏;;高抗逆力儿童青少年的人际关系性质认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3 冯航贞;叶颖;;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以马里兰州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15期
4 斯上雯;林潇骁;刘娟;杨燕;崔丽霞;;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J];心理科学;2015年04期
5 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化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21期
6 徐建灿;;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19期
7 方亮;刘银;;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成效与困境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朱军红;钟宝亮;徐丽娟;;武汉地区7~17岁中小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年01期
9 薛中国;;吉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01期
10 温娟娟;郑雪;;大学生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艳茹;性别角色视域下性格优势的特点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 齐梓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浩;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考试焦虑辅导[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菊;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晶晶;团体心理辅导对增强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赵雪;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儿童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两年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7 裴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8 李云珍;晋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调查与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黄志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团体辅导[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方丽芬;促进农村寄宿制儿童心理健康的行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60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56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