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儿童努力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互作用关系

发布时间:2021-01-05 03:13
  儿童早期努力控制(effortful control)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努力控制是指个体抑制本能或优势反应,而去执行、维持劣势反应的能力,其可以帮助儿童抑制不恰当的行为并发起对个体有利的行为,而行为问题则是儿童适应不良的一种表现。努力控制可以帮助儿童有效控制自身行为,减少行为问题,但是努力控制是否对所有行为问题都有同样的作用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对280名儿童进行了为期5年的追踪研究,利用实验室观察法和问卷法对儿童努力控制及其行为问题进行考察,探讨儿童努力控制与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具体而言,分别在儿童2岁、4岁和7岁时邀请儿童参加延迟满足任务,由其父母分别报告儿童内隐问题和外显问题。总体来说,2-7岁儿童的努力控制及行为问题均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相对来说,学步期儿童的努力控制对其外显问题行为的预测力更强。具体来说:(1)从学步期到学龄初期,儿童努力控制保持中等程度的相对稳定性,努力控制呈线性增长趋势;学步期儿童的努力控制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但随着年龄增加,儿童的努力控制增加速率没有显著的个体差异。(2)从学步期到学龄初期,无论是父亲报告还是母亲报告儿...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儿童努力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互作用关系


注意网络测验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养育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养育方式的中介作用[J]. 刘亚鹏,邓慧华,张光珍,梁宗保,陆祖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3)
[2]行为抑制性、母亲养育方式和学步儿问题行为的关系[J]. 丁小利,张光珍,梁宗保,邓慧华,唐鑫,刘亚鹏.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02)
[3]努力控制、母亲教养方式对3岁儿童外显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J]. 邹晓燕,章慧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4]2~11岁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及其性别差异[J]. 张萍,梁宗保,陈会昌,张光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05)
[5]儿童2岁时的不顺从对4~11岁间社会适应的预测[J]. 曹睿昕,夏美萍,陈会昌,陈欣银,张琳琳,蔡晓露,高艳苹,杨柳.  心理学报. 2010(05)
[6]发展情境论——一种新的发展系统理论[J]. 张文新,陈光辉.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7]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J]. 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张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2)
[8]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 陈伟民,桑标.  心理科学进展. 2002(01)
[9]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J]. 谢军.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04)



本文编号:2957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957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