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启发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01:44
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想象是儿童创造性的主要形式。因此对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已经持续了上百年。Finke等通过对成人被试的研究提出了创造性认知的概念,并进一步构建了创造性想象的“生成——探索”模型,大大推动了我们对创造性想象的内部机制的认识。但对于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尤其是有关的教育干预研究,在国内外都仍是一个薄弱的领域。 基于此,本研究借鉴Finke等人的研究方法,并根据小学儿童的特点加以修改,探索了启发对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影响及其发展状况。研究采用2×2×3的完全随机实验设计,三个自变量分别是年级(三、五年级)、性别(男、女)、启发方式(无启发、内隐启发、外显启发)。在本研究条件下获得以下结论: 1.内隐启发组被试的创造性想象成绩随年级增加而提高,五年级儿童的成绩显著高于三年级;而无启发组和外显启发组的被试的创造性想象成绩则不随年级增加而变化。 2.小学儿童的创造性想象成绩并不存在性别差异,但不同的启发方式对不同性别儿童的作用不同。内隐启发方式...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关于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研究
1.2 关于创造性想象的认知过程的研究
1.3 关于创造性教育的有关研究
1.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5 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目的与假设
1.7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研究程序
2.2.1 被试
2.2.2 实验设计
2.2.3 实验程序
3 结果处理
3.1 评分标准
3.2 评分者信度
3.3 创造性想象成绩的结果分析
3.3.1 总体方差分析
3.3.2 对启发方式主效应的分析
3.3.3 对年级因素和启发方式的二阶交互作用的分析
3.3.4 对性别因素和启发方式的二阶交互作用的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小学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状况
4.2 小学儿童创造性想象的性别差异分析
4.3 启发对小学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影响
4.3.1 启发方式对不同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影响
4.3.2 启发方式对不同性别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影响
4.4 本研究对创造性教育的启发意义
4.5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童创造力漫谈[J]. 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4(01)
[2]自编应用题在培养小学儿童思维能力中的作用[J]. 林崇德. 心理科学通讯. 1984(01)
硕士论文
[1]小学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实验研究[D]. 曹贵康.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06056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关于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研究
1.2 关于创造性想象的认知过程的研究
1.3 关于创造性教育的有关研究
1.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5 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目的与假设
1.7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2 研究程序
2.2.1 被试
2.2.2 实验设计
2.2.3 实验程序
3 结果处理
3.1 评分标准
3.2 评分者信度
3.3 创造性想象成绩的结果分析
3.3.1 总体方差分析
3.3.2 对启发方式主效应的分析
3.3.3 对年级因素和启发方式的二阶交互作用的分析
3.3.4 对性别因素和启发方式的二阶交互作用的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小学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发展状况
4.2 小学儿童创造性想象的性别差异分析
4.3 启发对小学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影响
4.3.1 启发方式对不同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影响
4.3.2 启发方式对不同性别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影响
4.4 本研究对创造性教育的启发意义
4.5 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儿童创造力漫谈[J]. 董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4(01)
[2]自编应用题在培养小学儿童思维能力中的作用[J]. 林崇德. 心理科学通讯. 1984(01)
硕士论文
[1]小学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实验研究[D]. 曹贵康.西南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06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00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