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实践智慧的学校评价探析
本文关键词:走向实践智慧的学校评价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校评价的复杂性、情境性决定了它不是评价主体展示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体现评价主体实践智慧的过程。当前学校评价缺乏对评价主体的系统观照,过分依赖程序化的评价方法,忽视了评价过程的隐性影响,盲目追求评价结论的真理性。走向实践智慧的学校评价要求评价主体转"识"为"智",发挥评价对象的主体性,把握评价方法的工具性运用,重视评价过程的导向性影响及评价结论的多样化表达。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学校评价 实践智慧 评价主体 主体性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发达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研究——基于深圳市的经验”(项目编号:FHB110004)
【分类号】:G47
【正文快照】: 一、学校评价的哲学审视学校是文化的场域、人文的场域。在学校评价的人文世界中,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更应该强调“道理”“理解”“对话”。学校评价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或产品评价,不是合格与否的绝对式判断,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即学校评价中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友超;;论实践推理与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赵瑞情;范国睿;;实践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6年07期
3 赵海燕;;教师实践智慧的消解与生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许占权;;提升教育实践智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5 黄文浩;;从教师实践智慧看我国的教师培训[J];教育导刊;2007年11期
6 席梅红;;论教师实践智慧的可言传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20期
7 胡红梅;;“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从哪里来——《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评介[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8 张晓峰;;解读教师实践智慧的内涵及其特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张光陆;;教师理解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10 汤丰林;;校长实践智慧的“理”与“法”[J];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闽杰;高静峰;;重视“草根式”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校本研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滢;“指标到校”考验教育部门实践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李雪林 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 苏州市名师 名校长 吴江高级中学校长;德性生成:基于“人的发展”的教育实践智慧[N];江苏教育报;2014年
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邓友超;呼唤一种既可信又可爱的教师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林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讲师;注重名班的实践智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于荣华;校本“热”的冷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杨绍福 福建福州;应给现任农村教师读研机会[N];中华新闻报;2006年
7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教育局局长 李仲生;校本教研:实践中的智慧再造[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雨亭;开启教师的教育情感[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周建国;教师培训正从“边缘”走向“中心”[N];中国教师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强;教学场域中的教师个人实践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洪鲁鲁;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实践智慧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苗苗;论教师的实践智慧[D];西南大学;2008年
4 朱光明`;教师发展的实践智慧取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丽;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洋;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养成[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海龙;作为实践智慧的工程[D];浙江大学;2012年
8 沈艳;初任教师的实践智慧成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沈红霞;智者之思与仁者之行[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禹英露;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走向实践智慧的学校评价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8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98720.html